“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让种田更简单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收割农田变得更容易。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本报记者 张庆丹
“一触即达,各类农耕专业信息触手可及。还可以在线与农业专家交流学习,实时了解疫情和灾害……”这种简单快捷的农耕模式,无人能及。不再是一个梦。 近年来,互联网日益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导力量,深刻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力推动社会发展。 信息化浪潮也给农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重要手段。 12月17日,由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的2016年“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高层论坛在北京召开,共同探讨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业务的发展与未来,旨在践行“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提高农业科技推广能力行动”。
长期以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各级农业推广机构在“互联网+”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相关科研院所和社会企业也积极参与,许多地方都取得了可喜进展。 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将赶上“互联网+”,驶入快车道,更好、更快、更科学地服务农业。
效率低下面临挑战
农业技术推广是为农民提供技术、知识、信息,了解农民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和技能,改变农民态度和行为,最终将农业技术转化为实际农业生产力的农业信息交流活动。
“实践中,任何一项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活动都具备推广技术内容、推广方式、受众三大要素。内容与方式的有效结合是推广工作成功的关键,也是推广工作的主要内容。”影响推广工作效率的因素。原因。”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赵春江指出。
然而,过去传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比较单一,也存在一些现实问题。 过去,在农村,经常可以看到农技人员背着一摞书,挨家挨户向农民传授农业技术和知识。 “书籍是死的,天气在变化,每年的生产场景都不一样,有了这些书籍,农民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条件。” 赵春江说道。
“变通!” 这是从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专家的共同感受,即将服务内容数字化,建立变化的、需要的服务内容。
此外,全国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约有100万人。 “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还缺乏先进的推广手段,推广效率不高,缺乏有效的知识技术载体。” 赵春江解释道。
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也给农业技术推广带来了挑战。 “比如,服务对象多样化,新型经营主体多种多样,工业产品不同,技术服务也不同;服务需求的复杂性不再是传统农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不断涌现;服务机制是多种多样的,不是过去买卖技术,而是把技术物化。” 农业部农村合作经济管理中心主任、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管理司副司长王乐军说。
专家认为,从长远看,信息技术贯穿现代农业发展,对建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具有重要作用。 对推广农业技术、改变农民行为、发挥农业技术支撑作用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天上有网,地里有人
“互联网大数据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集约化程度,更加集约地运用现代管理技术,集合人力、物力、财力等生产管理要素,节约投入成本,使农业经营经营主体和家庭农场从浪费变成生产,为了省钱,从慢速转高效。” 农业部原常务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尹成杰说。
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化受到广泛重视,在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库、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工作建设上取得了积极成效,涌现出一批典型好典型。出现了。
其中,山东奉新农业服务连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奉新农业)颇具代表性。 “我们一直根据农民的需求来设计服务内容,就是帮助农民种好地,让农民更容易种田、更容易赚钱。” 该公司董事王波表示。 他们在如何更好地服务农民、如何更高效地将农民培养成专家方面做了很多探索。
“我们依托互联网技术打造一站式种植服务平台,包括种植、农业技术、农业服务,涵盖种植所需的一切。我们希望这个平台能让种植变得更简单,让农民变成农民。‘懒’变农民将复杂的农机服务、农资选择、田间管理转化为简单易操作的标准化操作流程,农民只需按照简单的步骤即可获得稳定高产。” 王波介绍。
在王波看来,搭建平台后,可以打造“网商+门店+电商”三合一立体服务体系,打造线上“专家”+线下“护士”的服务团队”可以形成,可以实现“天上有网,田里有人”。
专家表示,搭载“互联网+”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可以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绿色发展。
此外,丰鑫农业的种植服务平台还可以实现种植全过程的可追溯,从而消除人们对农产品安全的担忧。 “种植平台每年都会为每户家庭保存详细的种植记录,从土壤、水源、天气,到使用什么技术、农资,到什么样的管理方法,每个时期作物的表现,都一一实现。大数据管理。” 王博说道。
未来,奉新农业希望利用互联网工具快速搭建县乡村服务体系,利用平台真实的农业种植大数据,让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精准覆盖更多地区。
赵春江表示,当前取得的成绩还体现在农业技术推广信息基础设施初步完善,建立了一批农业技术推广数据库,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支撑体系基本健全,初步形成。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平台及App。 规模化、科学化、高效地培养农业推广人才。
此外,还建立了中国农业技术推广网和“12396绿色之声”、“田间学校”、“天津市科技援助微信群”、“庄家医院”、“ “江苏农业科技110”、“农牧业繁荣”等典型服务模式,对农业科技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
巨大的潜力和光明的未来
农业部高度重视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农业信息化工作。 2016年以来,《国家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三五”规划》《“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相继印发。 推动建立健全智能化、网络化农业生产管理体系,提高农业生产全过程信息管理和服务能力。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日前强调,农业部门要适应市场化、国际化、信息化的大趋势,转变观念思维,转变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信息化推进工作。
“我们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要牢牢把握时代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农业技术推广的服务功能,不断创新农业技术推广的方式方法,大力提高推广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中国农业技术促进会会长陈胜斗说。
专家指出,众多实践和探索进一步证明,信息化、互联网、物联网将对现代农业发展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也将带来农业技术服务推广模式的最大变革。 。
“让我们遵循互联网开放、透明、共享、高效的精神,共商互联、合作共赢,共同努力推动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迈向新时代、新高度,建立便捷普惠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惠及亿万人。” 奉新农业总经理董金峰说。
“‘互联网+’是当今时代最具活力的领域,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经济社会因互联网而高效快捷,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因信息服务而更加辉煌。” 陈胜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