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及国际经验
农业的发展高度依赖资源。 土地、农业劳动力、淡水资源等农业资源往往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不同国家的资源禀赋不同,具有不同的优势和劣势。 因此,不同国家的农业现代化表现为不同的发展模式。 在现有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模式中,具有典型意义的农业现代化模式主要有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和西欧模式三种。 三者的比较分析对我们是有益的。 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北美模式 北美模式是资源丰富的发展模式,以美国农业现代化为主要代表。 美国农业资源的特点是人少地多。 缺点是劳动力资源相对稀缺,优点是具有较强的工业和能源优势。 因此,美国农业现代化主要依靠工业机械化的优势,在规模化家庭农场开展机械化耕作,以机械动力代替人力为主要手段,以节约劳动力为基本目标的发展模式提高劳动生产率。 该模式的主要特点是机械化程度高、装备高、效率高、规模化经营。 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都属于这种发展模式。
(二)东亚模式 东亚模式基本上是资源短缺型发展模式,以日本农业现代化为主要代表。 日本农业资源的特点是人多地少。 缺点是耕地资源匮乏。 优势在于比较先进的生物技术和小型机械。 因此,日本农业现代化主要依靠高水平农业科技的优势,进行小规模家庭经营的集约化农业,以农业科技作为弥补资源短缺的主要手段,并作为土地——以提高土地生产力为基本目标的节约型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集约化管理。 韩国、以色列、台湾、中国等都属于这种发展模式。
(三)西欧模式 西欧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资源禀赋适中的发展模式,以英国农业现代化为主要代表。 在没有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的中等发展条件下,西欧农业现代化属于中间模式。 这种模式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为主要目标,特点是综合性,即机械技术。 在生物技术的同时,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也应同步发展。 不仅重视现代工业装备农业,而且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法国、荷兰等都属于这种发展模式。 三种农业现代化发展模式有一些共同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
首先,各国的农业现代化都是保护性和节约性的现代化,各国都保持对农业的持续高投入。 认为农业现代化不是以市场和经济为价值导向,而是以政治和稳定为导向,只有在此基础上才会考虑经济效益。
二是政府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政府是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者。 在科技推广、农业政策、农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都是主导力量。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市场机制的调节机制受到政府权力的调节和制约。
三是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动力。 现代农业的内涵式发展必须依靠农业科技的贡献。
四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模式是不同规模的家庭农场,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经营。 培养高素质农民是家庭农场推动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人力资源途径。 第五,每种发展模式都采取差异化、补偿性的方式,扬长避短。 节约稀缺资源、利用丰富资源是共同选择。
在这些共同经验中,没有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从土地资源的大规模集中开始的,更多的是从技术、资金、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 相比较而言,我国目前的大规模行动都偏离了这些共同经验。 大规模作业并没有利用我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是用机器代替人力。 规模化经营并没有避免土地资源匮乏的弊端,而是采用机械化耕作。 集约化农业的替代方案。 规模经营作为长期发展趋势虽然具有现实价值和合理意义,但其盲目性和危险性值得深入分析和反思。 比较三种典型农业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基于不同的资源禀赋、生产技术和发展水平,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有不同的选择。 所谓发展道路的必要性或唯一性,是一个绝对的判断。
从长远来看,规模化经营是否是一条理想的发展道路还需要考察。 现阶段把规模化经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显然不符合我国农业基本资源条件。 更重要的是,三种模式共同采用家庭式农业管理,陈锡文先生曾指出:“不是家庭选择农业,而是农业选择家庭,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例外。” 规模的大小只是基于现有资源的理性选择,家庭经营保证了农民与土地的利益直接相关,从而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和土地的稳定使用。 土地规模化经营是随着技术、政策和市场的发展逐步实现的,不可能一蹴而就。 我国目前的规模化管理改变了家庭管理的基础。 农民被人为地挤出了土地。 短期合同关系可能导致土地滥用和土壤质量下降。 事实上,让农户控制和获取农业剩余是中国农业改革成功以及改革后生产力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认为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存在逻辑错误的。
2.农业规模化经营的现实困境
农业现代化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高效生产、高产产出、高产回报的“三高”目标。 高效率、高产出、高利润本质上体现在生产效率和投入成本的利润率上。 事实上,体现在农业增产、农民收入增加上。 如果有更好的利润,就可以促进农业生产;如果有更好的利润,就可以促进农业生产。 否则,就会导致生产要素外流,农业减产。 以“三高”目标作为检验和衡量规模经营的基本标准。 如果规模经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效率、产量和收入的显着提升,就证明了规模经营的可行性和可取性。 相反,规模经营需要评估。 对发展道路进行深刻反思。 事实上,规模化经营主要表现为土地大规模集中。 推行规模化经营,基本上就是将大量土地集中到少数种粮大户或农业企业手中。 这些新商业实体的经营活动本质上遵循资本增值和利润最大化。 资本追逐利润的基本逻辑是通过规模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其基本假设是,大规模的土地经营可以进行机械化耕作,节省投入成本,提高劳动效率,实现更高的规模效益。 事实上,经济效益并不完全取决于规模效益,还受到结构效益和技术效益的影响。 经济理论表明,大规模经营并不总是带来规模经济,但也可能导致规模不经济。 有相反的文献证明规模经营与效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这至少表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十分确定。 在我们的实际调查中,我们发现现有的大规模运营实践并不完全支持大规模运营带来规模效益的行动假设。
三、重新认识规模经营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规模经营只是农业量的提高、低水平、肤浅的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则要求农业质的提高、高水平、内涵发展。 从某个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的需要可能会导致农业规模化经营。 然而,用反逻辑的方法认为通过规模化经营可以更快更好地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 至少不符合现在的情况。 我国人口多、土地少、资源匮乏。 由于是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无法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下,家庭经营土地承载着经济功能和社会保障功能。 农业现代化试图依靠规模化经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可行性,需要更加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特点不应该体现在数量意义上的规模,而应该体现在质量意义上的发展。 不应该是大规模经营带来的“排挤”和“解放”,而是农业发展带来的“保护”和“节约”。
农业的经济效益不仅要从经济层面考虑,更要从政治层面考虑农业的社会效益。 只有城镇化、工业化取得更大发展,农民由农业生产者转变为工业生产者,对土地的依赖不断弱化,才能逐步推动农业集约化、集中化发展。 健全的行动策略。 尽管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表明农业是基础薄弱产业,但提高农业发展质量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本质要求。 参考现有的各种比较成功的发展模式,基于我国农业资源的基本事实,我国农业现代化不应单纯追求农业发展的“大”规模,而应追求农业发展的“精”质量。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至少可以在几个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