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农资讯

泥鳅养殖回暖正值投苗季节养户大多看好后市

南方农村报记者 莫静文

近年来,泥鳅养殖日趋合理,台湾泥鳅养殖产量占80%以上,形成华中、华东、华南三大泥鳅主产区。 2018年,我国泥鳅养殖产量35.84万吨。 2019年,受草鱼价格低迷影响,不少地区养殖户开始转养泥鳅。 目前全国养殖面积超过20万亩。 但今年受疫情影响,泥鳅市场一度低迷,但近期有所回升。 现在正是育苗季节,大多数农户对后市持乐观态度。

华中地区:江西养殖面积超10万亩

江西是我国最大的泥鳅养殖省份。 近三年来,养殖面积基本保持在8万至10万亩之间,其中台湾泥鳅占80%以上,本地青泥鳅约占20%。 目前江西寸塘的商品泥鳅为20%~30%。 近期,40-50条/斤的塘泥鳅价格在13元/斤左右。 “目前,江西出苗率只有10-20%,赣州农民4月初就开始出苗,南昌市也于4月中旬出苗。不过,全省主要出苗时间普遍“要等到5月,等气温回升稳定后,再添苗。”江西省特种水产产业技术体系泥鳅、鳗鱼定位专家王海华说。

王海华介绍,目前江西稻泥鳅养殖面积接近1万亩,其中稻田养殖稻田泥鳅、泥鳅等泥鳅面积约3万亩,主要分布在山地梯田和鄱阳湖滨地区。 今年,黑斑蛙养殖受到疫情影响。 稻蛙泥鳅模式亟待转型。 今后,稻泥鳅将与稻虾(蟹)、稻甲鱼等组合养殖,养殖户已开始试养; 池塘泥鳅养殖面积约4万亩,主要分布在福州市东乡区、鹰潭市余江区、赣州市新丰区、上饶市兴国县、余干县和鄱阳县、吉安市遂川县、兴安县以及南昌市新建区、南昌县等地,赣州遂川、吉安的土地可种植一年两熟。 泥鳅苗秋季繁殖,次年四、五月出售。 每亩产量一般为2000-3000公斤。

据荆州展翔饲料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郭晓金介绍,今年湖北泥鳅养殖面积已减少至1万-1.5万亩,主要分布在宜昌、潜江、仙桃、天门等地。 精养池平均亩产2000-3000公斤。 由于目前水温偏低,农民们5月份才开始插秧。 由于宜昌泥鳅市场不景气,不少养殖户转而养殖加州鲈鱼和草鱼。

华南地区:养殖户不愿出售存养的鱼,因为鱼体型变大

华南地区泥鳅养殖主要集中在江门、中山两地,各地养殖面积约3万亩。 据德福泥鳅孵化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先生介绍,目前珠三角泥鳅出苗率在20%左右,其中寸苗比例高达80%—— 90%。 目前珠三角地区水花销售价格为4-6元/万株,寸苗26-28元/斤(2000株/斤)。

泥鳅养殖回暖正值投苗季节养户大多看好后市

“中山泥鳅养殖面积比去年增加了20%-30%,其中黄埔1万亩,三江4000-5000亩,扶撒4000-5000亩,闽中3000亩。” 通威南海特种材料有限公司片区经理何卫华介绍,中山地区从2018年开始转耕泥鳅较多,2019年下半年形成转耕浪潮; 在中山横栏、板芙等镇,泥鳅标准苗养殖户相对较多。 目前,横栏、板芙大部分农户已投放苗木,但水花成活率仅为1.5-20%,苗木密度一般为每亩20万-30万株。 水花价格已从3月底的4元/万朵降至目前的3.5元。 /一万尾。

“目前江门的泥鳅苗投苗率已达到30%,喷水价格为5-6元/万尾鱼。” 销售泥鳅喷水、寸苗已有7、8年的江门市江海区利乐荣信饲料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地有不少养殖户从淡水鱼养殖转行。去年大力发展泥鳅养殖,新会、江海区等地泥鳅养殖面积大幅增加。 由于池塘租金较高,今年农户投苗密度增至30万-50万只。 尾/亩,规格2000尾/斤。 去年,欧家明泥鳅泼苗的销售额达到约30亿至40亿,今年销售额预计将增长20%左右。

目前,珠三角地区泥鳅价格较为低迷,不少养殖户不愿以较高价格出售。 养鱼户不愿出售,放养的鱼的规格逐渐从每斤20-30条增加到每斤几条。 江门池塘商品泥鳅放养率高达50%左右。 此外,池塘中少数泥鳅发病率较高,水霉、烂口等问题突出。

华东地区:80%农户投入种苗

“华东地区泥鳅养殖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州和江苏连云港,养殖面积2万至3万亩,其中湖州养殖面积1万多亩,主要分布在南浔区、德兴县、新市镇等地。” 据邦公司宁波分公司湖州区总经理助理田刘培介绍,近三年来,湖州的泥鳅养殖面积没有太大变化。 当地一些黄骨鱼、黑鱼养殖户已经选择转产泥鳅养殖。 目前,忻口已有泥鳅养殖户。 5-6%的幼苗被抛掉。 当地水花价格7-9元/万朵,寸苗价格2-3毛钱/朵。

台湾泥鳅于2014年开始在浙江湖州推广,目前湖州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台湾泥鳅主产区。 当地泥鳅养殖4-5月放出上年秋苗,9-10月产鱼。 之后,有的农户放出秋苗,继续下一代繁育,每亩喷水40万至60万次,平均亩产4000至5000斤。 目前,老口塘内仅有少量商品泥鳅。 随着市场消费逐渐增加,养殖户逐步清塘、放苗。 预计泥鳅后市回暖。

江苏泥鳅养殖集中在赣榆区、连云港、盐城等地。 目前,80%-90%的农户已投入种苗。 据江苏明辉饲料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管胜军介绍,江苏泥鳅养殖面积为1万至2万亩。 大多数养殖户主要养殖本地泥鳅。 有的从安徽、河南、东北等地收购泥鳅苗进行养殖,亩产达2000尾。 - 7,000 磅起。 由于成年泥鳅价格连续几年低迷,今年赣榆区泥鳅养殖面积大幅下降,当地泥鳅大部分出口韩国。

泥鳅养殖逐渐回归理性,目前有华中、华南、华东三大产区。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