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奶牛的饲料费大概是80元/天,没有人收奶,几十头奶牛的牧场一个月就损失几十万元,短期内看不到好的市场,牛只能宰了,卖掉牛肉,及时止损。 安徽省苏州市养牛30多年的奶农老李告诉北京商报,目前奶牛养殖规模较大、供应充足的北方地区,如河北、内蒙古、山东等,部分土地出现“倒奶杀牛”现象,草场较少的南方省市供需暂时正常。
原奶市场到底怎么了? 日前在河北省召开的原奶价格协调会上,原奶交易计算参考价由最低不低于3.93元/公斤下调至3.85元/公斤,逼近3.5-3.8的成本北方价格元/公斤。 这也是河北省原奶价格协调委员会首次公布附带条件的交易参考价,要求乳制品企业收回全部应收账款,按期续签收购合同,并在困难缓解后补偿价差。
专家建议尽快落实“除尘补贴”,推动“奶粉全国收储”政策,向市民发放“牛奶消费券”,刺激乳制品消费,纾困乳制品公司。
“倒奶杀牛”初现端倪
“现在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北方地区已经开始出现2015年的‘杀牛倒奶’现象。” 老李告诉北京商报,养殖端的奶牛和牛奶太多,3.85元每公斤的价格赚不了多少钱,即使下游需求跟不上,从伊利、蒙牛等几大乳企近年来销量下滑。 企业收到的牛奶减少。 牛奶订单合同到期后,北方不少奶农还没有收到新一年的牛奶订单合同。 成吨的牛奶被囤积起来,没有市场。
老李今年刚满60岁。 他从1984年开始饲养奶牛,2020年,因为家里孩子都成家创业了,行情不太好,他关闭了牧场,开始做奶牛经销商。 分阶段向不同渠道销售。 他见证了行业的繁荣,经历了几轮“甩奶杀牛”行情。 说起现在的乳制品市场,他非常熟悉。
“我的一个客户在上海的一个牧场,没有公司收奶,现在每个月要花几十万元养奶,市场短期内没有希望好转。小半牛已经卖了,只能说牛已经卖了,你不需要亏本,但把奶牛卖成肉牛却无法挽回损失。 老李解释说,从养殖成本来看,奶牛为了补充营养、产奶,一般都会吃青储的嫩带穗玉米,一吨800多元,相当于每斤4角多,肉牛吃黄玉米,相当于每斤1角多,从产肉率来看,肉牛是专门育肥的,产肉率可高达50%,奶牛有很多牛奶的产量,产肉率只有30%左右,同等体重的奶牛,奶牛能产的牛肉要少很多。
对于老李提到的北方市场的情况,内蒙古德旺农牧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张明艳告诉北京商报,德旺农牧主要将奶牛销往全国各地。 。 “我是河北的一名奶农。 客户饲养了1000多头奶头来产奶,但由于市场下滑,近六个月奶牛转为肉牛育肥,但肉牛和牛奶市场不好,几乎没有奶牛和牛奶。 收到”。
“河北省乳协提出的3.85元/公斤的参考价格已经逼近成本线,只是一个‘参考’。”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向北京商报记者分析,“不同规模的奶牛场成本不一样,基本上上限在3.5-3.8元/公斤。去年奶价高的时候北方的原奶可以卖到4.6-4.8元/斤,而养殖场较少的南方价格会更高一些,另外,农委会制定的价格仅供参考,没有具体数据。法律强制作用。公司接受牛奶时,合同价格是双方最终商定的,如果价格过高,公司也可以定高价或不接受牛奶。”
周期性产能过剩
在宋亮看来,近期原奶市场的疲软主要是由于消费需求不足导致一段时期的产能过剩造成的。
“从原奶消费需求来看,一方面,去年以来酸奶整体销量呈下滑趋势,受疫情影响,终端需求减弱;鲜奶喷粉,用量减少”目前喷粉量比较丰富,不少中小乳企2023年可能不再接收部分牧场的鲜奶,导致部分牧场尚未签订2023年订单合同。” 宋宋亮分析道。
宋亮所说的喷粉,是指在乳制品销售不畅的情况下,将保质期只有2-3天的原奶进行灭菌浓缩,制成奶粉储存。 喷粉的保质期一般为一年,当奶牛产量较低时,可以通过再次喷粉来恢复。
随着时间越来越近,河北省奶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袁运生认为,近期原奶需求减弱,主要是受疫情影响。 “人们对乳制品的消费量下降,食品、油脂、蔬菜是基本的生活保障。随着学校放假,学生奶的供应也陷入停滞,各乳制品生产企业产量减少,库存减少。激增,鲜奶消费量大幅下降。”
尽管用奶量有所下降,但河北省绝大多数乳制品企业仍按照《原奶购销合同》采购原奶,然后加工成奶粉储存。 据河北省奶业协会不完全统计,河北省每天通过喷粉方式储存的剩余原奶达4000多吨,每天占用企业资金超过1600万元。
就养殖端本身的供给增长而言,受访养殖户均表示,前几年,北方对饲养奶牛有较大补贴,导致奶牛产能大幅增加。近几年来的奶牛。 张明艳介绍,内蒙古等地养牛补贴包括贷款、养殖场建设补贴、饲料补贴、牛奶补贴等。 根据宁夏2019年农村养殖业补贴政策,存栏奶牛300头以上的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场)建设项目可申请补贴,最高补贴170万元(存栏奶牛1000头以上)。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证明供给侧充足。 2022年1月至11月,乳制品产量2848.9万吨,同比增长2.8%。 聚焦原奶本身,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以来我国牛奶产量持续增长,2021年牛奶产量将达到3683万吨,同比增长7.1%。
市场可能需要3-4年才能改善
奶牛市场疲软,养殖户该如何生存?
“养殖户自己几乎没有任何风险控制手段,只能跟着市场走。” 老李谈到了自己在2015年市场低谷时的经历,“当时我养了80多头奶牛,牛奶卖不出去,所以只好在每天供需紧张的情况下,30多头奶牛被卖掉了。”为了卖牛肉而被宰杀,他们靠着损失过日子。”
老李说,当时他的销售主要是向市内订购的社区销售鲜奶和酸奶,而规模化农场与企业签订了合同,因此亏损只能跟着企业。 市场好的时候,价格高,销量也高。 ,市场不好,没办法少买一些公司。
针对已经开始的“倒奶杀牛”苗头,袁运生建议,“首先,在顶层设计层面,要考虑全产业链的规划布局。特别是建奶牛场好像还没有计划,只要有土地、有资金,谁都可以做。” 建议根据乳制品加工能力合理规划奶牛场建设,必要时实行配额制度,实现鲜奶供需平衡。 对于大问题,要尽快落实“除尘补贴”,推动“奶粉全国收储”政策落实,向社会发放“牛奶消费券”,刺激乳制品消费救助乳制品公司。 最后,为了保护奶农利益,防止“倒奶杀牛”等事件发生,对困难时期出现“拒奶、限奶、拒签合同”的乳制品企业,可以取消其享受资格。并通报相关支持政策。”
展望未来,受访者一致认为,由于终端需求疲软,2023年国内原奶价格预计将进一步下跌,短期内难以提振。 老李预测,“预计市场需要3-4年的时间才能逐步好转”。
长期来看,宋亮认为,2025年下游乳制品消费将迎来较好复苏。就现阶段而言,全球通胀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饲料价格上涨带来农民的成本压力更大。 牛奶价格的下降与成本的上升相结合。 预计到2023年,超过60%的牧场可能会出现差异。 损失程度。
“短期来看,2023年下半年或者第四季度有可能企稳。2023年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原奶需求也会有所改善,但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奶源供大于求的情况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浙商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杨吉告诉北京商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