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是立国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完整的。我们必须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做好‘三农’工作”以振兴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城市现代化,也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 党建网整理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相关重要论述,与大家一起学习理解。
2020年3月30日,习近平在湖州市安吉县天荒坪镇余村了解农家乐经营和特色农产品销售情况。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仅需要城市现代化,也需要农业农村现代化。 要以更大力度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推动乡村经济、乡村法治、乡村文化、乡村治理、乡村生态、乡村党建全面加强,让村民生活开花结果、幸福安康。生长。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习近平在浙江考察时的讲话
农村现代化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内在要求和必要条件。 建设宜居乡村、工业乡村、美丽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 要统筹推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实现农村从外到内、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全面提升。
——习近平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吉林省考察。 7月22日下午,习近平走进四平市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玉米田,了解调研情况农业科技开发利用与黑土保护。新华社记者 严艳 摄
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统筹设计推进,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跨越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总方针。 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 制度是制度保障。 要坚持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统筹设计、统筹推进,实现从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跨越。
——2018年9月2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科学研究人员应该实地写论文,以便农民能够用最好的技术种植最好的食物。
——2020年7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在吉林考察时的讲话
要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乡村充满活力、稳定有序。 要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法制教育,促进风俗习惯转变,引导农民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依靠法律化解矛盾,自觉遵守村规民约。
——习近平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新华社记者 庞星蕾 摄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农民生活全面改善。
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综合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住布局、人居环境改善、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遗产等,形成多规合一、切实可行的村庄规划。将加大开发投入和创新投入。 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以农村交通、农田水利等为重点的全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服务网络。水利、农村饮用水、农村物流、宽带网络等。 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3月8日,习近平在参加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
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点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农业、农村、农民”的重大方针决策,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民生活开花并提高。
——2021年9月,在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向全国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的同志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要瞄准“农村基本具备现代化居住条件”的目标,组织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特别是要加快防疫、养老、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和公共服务便利程度。 、舒适的居住环境,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化文明生活。
——习近平在2022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