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杏树林医学文献,以及医生工具春天已到来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亿欧网1月27日最新消息,根据健康元1月27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健康元全资子公司天诚实业、KHCmdataLimited和杏树林等签订了认购协议,杏树林获得天诚实业3000万美元的融资,投后估值超过2亿美元。公告显示,天诚实业将和杏树林一同在医疗、医药方面展开合作,共同扩大双方在健康产品、健康管理和相应后台服务领域的竞争力。亿欧网第一时间联系杏树林创始人张遇升,对方尚未回应。
杏树林是一款医生工具,成立于2011年12月,创始人是张遇升。其主要功能有四块:病历夹、医口袋、医学文献、大话医学。
杏树林2012年5月获得蓝驰创投数十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2013年1月获得来自宽带资本CBC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2014年6月获得开物投资数千万美元的B轮融资。根据健康元的公告显示,截至2015年12月31日,杏树林总资产合计为2658.28万元,净资产合计为2339.38万元。
不久前,张遇升在一次演讲中指出:中国医疗最大的问题在于供给不足。他认为:①中国医疗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供给不足,尤其是好的供给不足;②中国好的医生少,并且好的医生和年轻一代的医生还在不断地流失;③协和成为中国最好的医院,说到底是因为协和有了知识、经验分享、积累的制度,体系;④我们希望把协和的内科大查房变成全中国的云端大查房,把协和三宝变成所有医生的三宝。
无独有偶,刚刚宣布要在2016年开线下医生工作室的杏仁医生创始人马丁也持有同样的观点。虽然在移动医疗的市场上,超过90%的公司都是在为C端的消费者服务,但马丁认为医疗最核心的痛点依然是供给不足。而医生工具可以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提高医疗服务供给。
2016年以来,投资人对于ToC和ToB公司的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不少人已经认识到,ToC业务存在教育用户成本过大的问题。尤其是在低频的医疗领域,单纯依靠补贴很难培养出患者的消费习惯。而医生工具的使用频率较高,医生又是医疗服务中的一个核心角色,服务好医生用户同样可以提高患者的粘性。
另一个趋势是,这些医生工具在积累一定量的医生用户后,纷纷加大对患者端的投入。2015年6月,杏树林做出了三大转变:一是发布医患随访工具“病历夹”,切入患者服务;二是和药企合作,探索盈利模式;三是进军海外市场。其中第一个就是杏树林从医生工具转变为医患管理工具的尝试。同样的,杏仁医生也在2016年加大在患者端的影响力,通过落地医生工作室的形式,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医疗闭环服务管理。
和直接培养患者用户不同,医生工具对于患者的教育是嫁接在患者对于医生的信任和依赖的基础之上,因此对于补贴的需求会减弱。“通过医生带患者”的思路能否获得市场的验证,还要看他们2016年的发展和布局。
【调查】你的意见关乎电商新闻APP的未来
【版权提示】亿邦动力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提供版权疑问、身份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run@ebrun.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