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小龙柏属于什么植物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小龙柏属于什么植物的知识,包括龙柏树下不忘祖风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1、一进岘沽村,展崇高先生、展强华先生和展旭玲女士就带半岛记者来到了巷子中,因为这里,有一棵耸立的龙柏,“它是村里的宝贝”。
2、说起龙柏的来历,展崇高先生先给半岛记者讲述了一段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故事来源于《鬼令》。
3、有一位姓展的教谕先生,性情洒脱,具有名士风度。不过,他嗜酒如命,喝酒后便狂放不羁,不拘小节。每逢外出喝酒回来,总是骑着快马驰过文庙殿前台阶,台阶两侧有很多古柏。有一天,他喝醉了,又骑马飞奔而来,撞到树上,碰破了头,便说:“子路怒我无礼,击脑破矣!”意思是“这是子路气我无礼,打破了我的脑袋!”半夜里教谕就死了。
4、故事还有后续。城里有个商人,到展先生家乡去做买卖,夜里住到庙里。到了深夜,忽然看见四五个人备下酒菜喝酒,展教谕也在里边。酒过三巡,一个人建议行酒令,先说:“田字不透风,十字在当中;十字推上去,古字赢一钟”……又一个说:“困字不透风,木字在当中;木字推上去,杏字赢一钟。”最后轮到展先生,他深思了很久,也没想出来。大家笑着说:“既然说不出来,应当罚一钟。”其中一个很快递给他一钟。这时展先生说:“我有了:曰字不透风,一字在当中……”大家又笑着说:“推作什么字?”展先生端起酒来一饮而尽说:“一字推上去,一口一大钟!”引得大家捧腹大笑。不久后,他们出门走了。
5、商人不知道展先生早已去世,以为他是卸官回了家,又回到乡里询问,才知道展先生死去多年。商人恍然大悟,夜里所见的是些鬼罢了。
6、讲这个故事,是因为岘沽村的古树龙柏的故事和展教谕有关联。在岘沽村,真的有展教谕,而且还有两位。展玠,清朝顺治丁亥岁贡,阳信县训导,后升任淄川教谕,展邦诏的三子,所以老百姓俗称他为老三爷。另一位名为展天赐,清朝乾隆年间丙辰副贡,昌乐教谕。蒲松龄故事的原型,就是老三爷展玠。这棵龙柏树传为朋友送给展玠的盆景。
7、如此算下来,这棵龙柏有三百六七十年的树龄了。不过,展强华先生根据龙柏的粗细推断,应该时间更长,推算有五百年了。半岛记者将龙柏的照片发给了青岛植物专家于涛先生,他告诉半岛记者,龙柏的生长速度很慢,如果一个人搂抱不过来,有一米七多粗细的话,应该不止300多年,或许更长。
8、遗憾的是,只能推断,还没有确切的记载。龙柏的左右有两座坟墓,两位教谕安葬于此,它们彼此守望,雕刻着岘沽村的文化印痕。
9、更为遗憾的是,这棵古树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左右惨遭“毒手”,因挖掘坟墓和土堆,根逐渐被挖断,树木枯死。
10、展崇高先生至今还记得,家长们每到清明过后,会掰下几枝松枝,再爆点玉米花,压扁后点上红点,粘到松枝上,如梅花盛开般,再给小嫚儿们戴在头上,既好看又有“去除瞌睡虫”的功效。
11、展强华先生不会忘记,小时候顺着斑驳的龙柏爬上枝头,眺望村外的风光,下来时带几个松枝,插到身上,提神醒脑。
12、曾经,龙柏是岘沽村的“航标”,长途跋涉之后,远远望见高耸的龙柏,立刻会欢呼雀跃起来,终于快到家了。十里八乡它最年长,也最挺拔,却因此多次“遭殃”,龙柏几次被雷劈坏过树干,渗出鲜红色的汁液,村民们都很心疼。龙柏的树枝焚烧后能够发出阵阵清香,由于益处良多,为了保护古树,村里还派专人看管。
13、只是,自从枯死后,用了很多办法都未能将它复活。即便如此,岘沽村人仍在守护着它,因为它见证了岘沽村的历史过往,承载了祖辈们的鲜活记忆。
OK,关于小龙柏属于什么植物和龙柏树下不忘祖风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