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农资讯

十二月花开儿歌(茉莉花冬季开花技术研究)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十二月花开儿歌这个问题,茉莉花冬季开花技术研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茉莉花为木犀科素馨属常绿灌木,是一种典型的气质花。茉莉花用途广泛,除常用于花茶窨制、精油提取及香料制作外,还可用于盆栽观赏、制作头花等。

茉莉花源于世界,兴于横州市,享有“中国茉莉之乡”“世界茉莉花花都”的美誉。

2020年横州市共种植茉莉花面积达8000hm2,年产茉莉鲜花9万t,全市茉莉花(茶)产业综合年产值达到125亿元,是横州市人民的致富花。

随着茉莉花产业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在茉莉花产业链发展、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香气成分及相关合成基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分析,但在茉莉花花期调控上鲜有报道。

袁媛等利用大棚薄膜延长福州市区茉莉花花期,经早春薄膜处理后,茉莉花现花可提早到5月上旬,提早20~25d,经晚秋覆膜处理后,花期可延长到10月下旬-11月上旬,延长1个月左右。

陈笛等发现茉莉经红光处理,不仅可促使其提前开花,且能增加花蕾数量;而蓝光处理则得到相反结果,茉莉开花延迟,且花蕾数量减少,各处理间花蕾数量差异显著。但探索茉莉花在冬季开花方面尚未见到报道。

横州市致力于实施“1+9”(茉莉花+花茶、盆栽、食品、旅游、用品、餐饮、药用、体育、康养)战略,不断延伸拓展产业链条,但横州市露天种植的茉莉花花期在4-10月,11月至翌年3月没有花,花市场空白。

本研究通过智慧温室大棚,调控影响茉莉花生长的环境因子,为茉莉花生长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延长茉莉花花期,弥补11月至翌年3月花市空白,发展茉莉花冬季经济,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为茉莉花花期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试验于2020年10月底-2021年4月初进行,试验所用的茉莉花植株为双瓣茉莉,种植面积0.3hm2。

①叶面肥:86%磷酸二氢钾(P52K34)为以色列海法化学工业公司生产,开力根生(含腐植酸)为云南云大科技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②植物生长调节剂:宇花灵为南宇益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2%苄氨基嘌呤为四川省兰月科技有限公司生产;

③复合肥:42%康朴·复合肥料(N15-P2O55-K2O22)为德国康朴专家公司独家授权新洋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销。

试验设计。以生长环境温度不受人为调控的大田露天种植的茉莉花植株为对照组,生长环境温度可调控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和智能塑料温室大棚种植的茉莉花为试验组,每组种植的茉莉花面积0.1hm2。

试验组的整个生长环境温度控制在5~33℃,当秋季白天棚内温度超过33℃,温室自动控制系统会启动降温设施设备,实现降温目的。

当冬季棚内温度低于5℃,会启动燃油机,达到升温效果,确保植株不受高温或低温的损伤。试验采用单一变量原则,除了生长环境的温度不同,其他田间管理措施相同。

3、茉莉花植株修剪。

10月底横州市露天种植的茉莉花花期结束后,用大修枝剪工具对试验组和对照组茉莉花植株进行大修剪,从植株离地面约60cm处进行平剪,剪去上部所有枝叶,并将下部的病枝、枯枝、细弱枝剪掉。

试验组每批花期结束后,对植株进行适当修剪,主要剪去徒长枝、病枯枝、细弱枝,并不定时对徒长枝留3~5叶摘去顶梢,促使萌发新枝,使枝密、芽多、开花多;同时对对照组作相同的修剪、去顶梢处理。

4、肥水管理及生长调节剂处理。

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茉莉花植株进行大修剪后立即追肥,即用60kg康朴·复合肥料(N15-P2O55-K2O22)兑水800倍进行滴灌施肥,之后每隔1个月施肥1次。

同时用300g磷酸二氢钾(P52K34)、600g开力根生(含腐植酸)、400mL宇花灵兑水150kg进行叶面喷施,每隔7d喷1次,连喷2次后将宇花灵换成12%苄氨基嘌呤,按同样的方式连喷2次。

试验组在2021年1月上旬出现第1批花蕾,1月中旬开花,1月下旬花期结束;2月下旬出现第2批花蕾,3月上旬开花,花期持续到4月份。

且试验组中的玻璃温室大棚里的茉莉花比塑料温室大棚内的茉莉花提早1周开花。

而对照组在2020年11月-2021年3月均没有出现花期,直到4月上旬才出现花蕾。由此初步推测,温度是影响茉莉花能否在冬季开花的关键因素。

植物的成花是内外因子共同协调的结果。实现花期调控主要通过环境控制和遗传控制手段。本研究是通过控制环境因子实现茉莉花冬季开花。

叶茂宗等发现双瓣茉莉品种冻害程度受气温绝对值与低温持续时间的影响,当温度达到冻害临界温度(2℃)时,会导致当年生新梢和部分叶片冻伤,且冻害程度与低温持续时间呈正相关。

本研究中冬季当室外温度为1~3℃时,塑料温室大棚能保持在4~7℃,玻璃温室大棚7~10℃,棚内温度始终高于冻害临界温度之上,避免茉莉花植株受低温损伤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茉莉植株的生长和花器官的发育受温度影响,叶茂宗等的研究表明,茉莉新梢萌动温度要达到19℃以上。

花芽发育要达到24℃以上,而32~37℃为花芽生长的最适温度,但高温(38~40℃)反而会抑制其发育。

本研究中,根据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当白天室外温度达到25℃左右,棚内温度可高达45℃以上。

通过降温系统调控后,将最高温度控制在33℃,避免高温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且白天棚内温度基本能达到18~34℃,适宜的条件有利于花芽分化。

邓传远等通过观察季节性温度变化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茉莉叶肉细胞超微结构随冬季低温或夏季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受伤害的特征。

李聪聪等以双瓣茉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对茉莉植株生长发育及花芽分化的影响,发现低温度处理(昼温20℃、夜温15℃)比较高温度处理(昼温30℃、夜温25℃)推迟1周开花,且现蕾量减少25%。

本研究中玻璃温室的茉莉花比塑料温室的茉莉花提前1周开花,可能是玻璃温室的升温、保温比塑料棚效果较好,与李聪聪等的研究结果相似。

茉莉对干旱胁迫的耐受力较弱,土壤相对含水量60%~65%为轻度失水胁迫,相对含水量30%~35%为重度失水胁迫,轻度失水胁迫可使茉莉植株的光合生理指标和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受到影响,重度失水胁迫可使细胞超微结构发生不可逆的改变。

本研究不定时开启滴灌和喷灌,保持土壤湿润,避免植株受到干旱胁迫,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

周瑾等发现茉莉花产量与N呈负相关,与P和K呈正相关,且K的效应最大;但戴玉蓉等研究结果却相反,影响强度为N>K>P。

本研究中主要施用磷酸二氢钾,含有大量磷(P)、钾(K)营养元素,影响开花的因素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N、P、K对开花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索。

通过温度调控、肥水管理、修剪等栽培措施协同进行,能促使茉莉花在冬季盛开,实现茉莉四季开花。

[1]叶乃兴,杨广,杨江帆.湿窨工艺及配花量对茉莉花茶香气成分的影响[J].茶叶科学2006,26(1):65-71.

[2]叶秋萍,金心怡,徐小东.茉莉花精油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J].热带作物学报,2014,35(2):406-412.

[3]董文斌,黄雪群,黄志君,等.广西横县茉莉花种植现状与建议[J].中国热带农业,2019,(3):14-16.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十二月花开儿歌和茉莉花冬季开花技术研究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