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亚麻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你真的了解亚麻吗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亚麻作为人类最早用于纺织的天然植物纤维,早在古埃及时期就有了“WovenMoonlight”的别名。在当时,人们认为天然面料色彩越是简约,制出的服装就越纯粹,因此才有了将亚麻唤成“用月光织成的面料”这一诗意形容,极力称赞其天然纯真的特质,和富有光泽的质感。
这样的诗意名称,也成为了一场讲述亚麻前世今生历史与文化的展览之名。在热闹非凡的上海时装周期间,一家名为集丝坊的面料制造商便在自己的生活空间中策划了一场展览,以亚麻为载体,将其历史文化、生长环境、纺纱工序、织造过程、种类对比以及面料的多种形态逐一展示。“我们希望可以唤醒人们对材质的感知力。”此次展览的负责人文婷这般向我们介绍道。
集丝坊开在上海“上生?新所”,此地朴素的装潢以及低调的风格显然与隔壁供人拍照打卡的泳池场地有着明显的区分。还未走入展厅中,人们就能在门口看到几垛从法国诺曼底地区特意运来的打成麻。这也是此次策展侧重的方向之一:集丝坊希望更新人们对于这种或多或少早已有个人理解的面料更新认知。而这几垛材料最原始的样貌,就是诚实地强调亚麻最引以为傲的天然属性。
在展览入场口,成垛的打成麻提醒着观众亚麻面料朴素的原始模样
对于中国来说,亚麻算是一种舶来品。它发源于一万多年前的埃及,是当时人们沿着尼罗河一带种植的植物。埃及也是最早以亚麻纺织织物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样一种织物传播到了欧洲,出现于从古罗马法皇厅祭坛到新石器时代瑞士湖畔平民日常生活诸处。到了10世纪初,亚麻纤维已经开始作为商品在市场上流通,亚麻原料的生产和产品交易也因此达到了高峰。
上世纪30年代间,几位前苏联马里自治共和国收割时的摘亚麻工人(照片由美国国会博物馆馆藏提供)
在历史上,亚麻曾和水晶、银器一样,是财富的象征。法国路易十四便每天都会使用亚麻布,浸着香水擦拭身体,并会更换十多套亚麻衣着。另外,为了展示奢华的生活习惯,上流社会在用餐时,还会刻意让白色的亚麻桌布垂至地面,即使被弄脏也丝毫不介意。
就像路易十四的故事所折射的那样:亚麻在法国得到了加倍的推崇。拿破仑执政时期,为了解决公众着装问题,政府曾以百万法郎的悬赏,鼓励人们发明能生产出更好亚麻纺织品的纺纱机。当时,法国社会为了让穷家女也能有用以陪嫁的亚麻制品,甚至还创立了“新娘嫁妆基金”制度,即少女们从8岁直到21岁,每月需要凑0.5法郎,便能于出嫁时获得资金与亚麻用品,其中包括六条床单、六个枕套、一打擦碗布、一打抹布、一打擦手巾、一打浴巾、亚麻桌垫和一些衣服。终于,在1810年,法国人PhilippeHenrideGirard发明了湿纺细纱机,亚麻纺织业自此兴盛起来,并以更为广泛的用途进入人们的生活领域。
上世纪20年代时,一位穿着亚麻布制上衣的小男孩
在波兰,刚从脱粒机中拿出的亚麻条带正在阳光下晾干
在华沙,一名农民妇女正在自己简陋的家中用古老的纺车织着亚麻
展览的第一个部分阐述着亚麻的历史和发展。一般来说,全球种植纤用亚麻的国家主要集中在北纬45-65°范围内,这也是为什么法国北部的诺曼底地区是被普遍认为是亚麻种植的黄金地带。这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均匀平稳的降水量和气温、平坦开阔的地形、肥沃的土壤,均为亚麻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
一般来说,亚麻在4月播种,8月收割。为了获得完整的纤维长度,人们常常需要将亚麻连根拔起,散铺在田地里,接受15-25天的沤制(dew-retting),即脱胶的过程,目的是让处于果胶层里的亚麻纤维与表皮和中间的木质素分离。在沤制的时间里,雨水、露水常会将麻杆打湿,阳光又复晒干,一次一次循环交替,再加上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亚麻纤维才渐渐从表皮和木质竿芯中被剥离出来,带着泥土的色彩,呈现出斑驳的米灰色。而这也是我们常来形容亚麻的“雨露色”。
收割的亚麻需要散铺在田地里,接受15-25天的沤制
在这之后,亚麻原料需要进过不断地拍打,从表皮和木质素中分离出一束束的亚麻纤维,也就是成为”打成麻”,之后再由经验丰富的工人依靠感官来判定纤维的质量,而柔软度、光泽、密度、色泽、强度、细度、均匀性、清洁度等方面均是衡量的标准。经过了层层筛选后,亚麻纤维被分为不同等级,也就为制造不同类别的亚麻纱做好了准备。
在法国诺曼底的仓库里,成垛的打成麻等待着被运往世界各地的加工厂
在策划这场展览并成立集丝坊之前,创始人曹杰曾有过十余年从事服装面料贸易生意的经历。也是这段经历让他更加反思优质面料和服装、人体等方面间的关联。“我们认为设计面料和生活、美学息息相关,”他在展览名录中这样写道,“这些问题决定了接下来的开发方向。原料、纱线、织造、染色、后整理,每一个环节的变化都要把控得宜,直至实现最终效果。”而亚麻面料无疑是最能体现这些特质的选择。为了这次展览与从前就在进行的亚麻研究,曹杰多次特意飞赴盛产优质亚麻的法国,与当地的纺织品博物馆、农场和加工厂更进一步交流讨论,探寻优质亚麻开发的新的可能性。
“WovenMoonlight”展览以直观的展示向观众们介绍着亚麻因加工处理不同而存在的高低等级
当然,如果展览只单纯停留在纺织品制造层面,难免会让普罗大众感到厌倦。展览接下来的环节中,集丝坊特意委任了几位时装设计师,请他们特别根据亚麻的特性来创作新的时装作品。于2017年推出个人时装品牌WHM的设计师王浩铭便挑选了四块不同厚度、肌理的面料,通过不同的成衣后处理,来呈现极具个性的设计效果。“这四个款式原本使用的面料都是光洁、平整、精细的材料,最后呈现的效果也是我们期待中的全面改用质朴亚麻所带来的反差。”他这样解释道。
独立时装品牌迟集为响应本次展览而用亚麻创作的新设计。
OFFPEAKERS和它的设计师YvonneYao则设计了一件衬衣、一件夹克和一款风衣,并基于面料本身的原生感,为服装加入了更多工装元素,即通过改变细节比例和压线宽窄等,搭配亚麻材质,使衣服更为细腻、扎实,亲近穿者。Yao也特别强调了着装者自身对于这一特别面料的影响:“衣服的可能性不一定是面料和设计师决定的,也可以是穿者自己决定的。设计师丢下一颗种子,穿者是浇灌种子的人(不同的穿衣痕迹、衣物护理习惯等),同样的一颗种子可以长成完全不同的样子。”
时装品牌WHM和设计师王浩铭应用亚麻面料设计的服装。
最后两件展品则是集丝坊从欧洲古董装藏家手上购得,出自19世纪的亚麻消防服。这也是亚麻的另一个重要特性:我们常说亚麻服饰穿起来清爽,是因为它的吸水力非常强劲,能够吸收自身重量20倍的水分,这也是它被用来制成消防服的首要原因。历经二百余年,两件采用高支且高密度规格亚麻,并经靛蓝染色处理的服装并没有显得过时老旧,依旧显得现代感十足。倘若说这次展览是希望人们重新爱上亚麻这样的高级天然面料,那最后两件展品无疑是全场最具说服力的例证。
图片由集丝坊、美国国会博物馆提供
亚麻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你真的了解亚麻吗、亚麻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