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上海到哈尔滨多少公里的一些知识点,和行走的历史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乍浦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小街,又狭窄又短,走不了几步就到了苏州河上的乍浦路桥,转个弯就到了外滩。所以这里算是外滩的边缘地带,是租界和虹口地带的交界处,因此,这里的建筑不中不洋,既不雄伟也不破烂,在沿街的拥挤小店铺中,还能够见到几幢石头建造的西洋式的公寓式建筑。正是由于乍浦路这种不上不下不好不坏的特点,所以容易被忽视,在岁月的长河里基本停滞不前,并没有随着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步伐变得更好,也没有因岁月侵蚀而变得更坏,似乎一切如初。
30多年前,一位研究生同学的家就住在乍浦路并不算高的洋房里,应同学之邀到他的家里做过客,看到洋房建筑内部以及带有弹性的老木质地板,还曾经深深地羡慕过。据这位同学讲,他们家现在已经拆迁但当时的建筑仍然保留着,不知派什么用场了。
上世纪90年代左右,乍浦路着实火过一阵,一些在改革开放初期不知靠什么赚了第一桶金的人们,不知何故不约而同聚到了这条小街来开饭店,突然这里就成了一条远近闻名的美食街,吸引了大量有钱的食客和没钱的看客。当年我们穷学生作为看客数次光顾这条街,看着装修浮夸的门面、某某宫某某朝等又俗气又豪气的名字、令人眼花缭乱的霓虹灯以及穿金戴银出入的人群,我们这些没钱消费的穷学生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解放前黑社会窝点的景象。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这条美食街又突然衰落了,当年的王朝大酒店如今似乎还在,但已经完全没有了当年的霸气,掩映在一片破败的街景中。
离开乍浦路慢慢行走,如果选择不抬头仰望高楼大厦而是平视,就会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上海。
在乍浦路和海宁路的转角处,立着一块石碑,上写“虹口大戏院遗址”。上面的文字记载说:“虹口大戏院位于原乍浦路388号,初名虹口活动影戏园(院),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西班牙商人安·雷玛斯在上海海宁路、乍浦路口租借溜冰场,搭建能容250人的简易铁皮房子,俗称铁房子,始成中国第一家正规影院。同年12月22日首映美国影片《龙巢》。1918年雷玛斯将影院改建成混合结构的拱形建筑。1919年改名虹口大戏院。1998年因海宁路拓宽被拆除。”
作为全国第一家正规影院,就这样因为道路拓宽而被无情地拆掉了,徒留下一块纪念碑让人想象。在那个追求效率的年代,城市发展盖过一切,文物保护的意识几乎荡然无存。不甘心对着这块纪念碑和文字想象这么重要的历史建筑,于是到互联网上搜索了一番,找到了其或远或近的照片。其“HongkewCinema”字样让我们想到了那个华洋杂处的年代。
越过海宁路,在虹口大戏院的对面街角处,同样有一座带有历史感的建筑,这座建筑正在施工,周围被包围起来无法看清它的模样。但从外面围墙的宣传图片中,看到一座非常别致的亦中亦洋的建筑,查考一下历史,发现这是另一座非常具有历史感的著名影院。初名好莱坞大戏院,由张志标(魔术师张慧冲之父)创建,民国18年2月11日开幕,未几即停业。随后由德、英商接办,先后改名国民大戏院和威利大戏院。民国31年售与日人律吉悦夫,更名昭南剧场。抗日战争胜利后由上海市社会局接收,改名民光剧院。1949年6月7日由上海市军管会文艺处接管,同年12月易名胜利电影院,曾一度易名胜利新闻科教电影院。1989年改名为胜利艺术电影院。
从网上找到的照片中,还可以看到其不同年代的样子以及各种名称更改的痕迹。这座建筑历经岁月的侵蚀可能已经破败不堪,但是幸运的是它仍然被保留下来,从目前的施工情况来看,应该是修旧如旧,恢复其历史的面貌。如今城市建设的总基调已经由原来的“拆改留”改成了“留改拆”,相信这些具有丰富历史信息的建筑应该能够永远保留下去,成为上海历史的活标本。
穿过北海宁路就到了吴淞路,在路口见到了路过时经常见到的一座消防建筑,建筑前面停着几辆红色的消防车,表示这里仍然是正在发挥功能的消防部门。建筑上面用英文写着“HongkouFireStation”,说明这座消防建筑也大有来历。据资料记载:1866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成立火政处。8月,在虹口里虹桥(后改汉璧礼路,即现在的汉阳路)成立了第二救火车队,称“虹口救火会”,也就是虹口消防救援站的前身。之后,随着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成功,虹口的租界面积扩大。1915年,租界当局在老靶子路(今武进路)规划建设新的救火会。1917年,由工部局设计的虹口救火会新楼竣工并交付使用,虹口救火会迁入了吴淞路560号的现址,因当时该地旧名“沈家湾”,于是又俗称“沈家湾救火会”。
新建的救火会建筑占地面积1659平方米,建筑面积4747平方米,西南向,砖混结构三层,略带文艺复兴风格,中部二、三层有通长内阳台。屋顶有一方形塔楼,上部为六边形瞭望塔,瞭望塔高34.2米,瞭望半径可达5公里,过去可观察整片川北地区的火情,作为全国首座消防瞭望塔楼,其历史意义不言而喻。1994年2月15日,虹口救火会旧址被公布为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2007年,该建筑经历了一次大规模修缮,采用修旧如旧的方式使其外观保留了相对的完整。至今这座建筑已经历了100多年的风雨,三层立面对称的建筑结构没变,文艺复兴的建筑风格没变,楼顶的消防瞭望塔虽已不再使用,却也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绕过救火会,在其背后向右拐就来到了哈尔滨路,这里过去应该是非常具有哈尔滨建筑风格的街道,但如今已经衰败不堪,很多建筑都已经被政府征收,沿街的大门基本上都已经被水泥封住,这些老建筑何处何从目前不得而知。
据资料记载,哈尔滨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这里的老建筑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哈尔滨路过去叫汤恩路,英文ThorneRoad。据国外的资料显示,这个“Thorne”取自英国茶叶商人CorneliusThorne。民国32年以黑龙江哈尔滨改今名。沿路为住宅。这里有一些外表看起来不错的沿街大楼,也能够看到石库门的里弄建筑,如“兰葳里”里弄的字样就颇有年代感。
这里比较有名的是哈尔滨大楼,是现在有名的打卡地,里面有一些咖啡屋等休闲小店,也有很多创意公司入住,也供有人参观。
在历史上,哈尔滨大楼位于公共租界北区与华界的闸北交界处原是美国商人开设的汇芳锯木公司,一向生意红火。1937年8月,大楼遭到日军炮火袭击,楼顶大部分被掀掉,此地空余烂大楼,从此无人管理更无人收租。抗日战争爆发后,短短几个月时间就有130多万难民涌入上海,加重了上海的住房困难。哈尔滨大楼及其附近地盘很快就成为难民、灾民及无业游民的天堂。
1942年以前,这一带是上海是公共租界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这里有日本人大量聚居,因而有“日租界”、“小东京”之称。住在这里的中国居民则以广东人为主,大多具有天地会、小刀会等南方秘密结社传统。二战爆发后,两万多犹太难民到上海以后,大都又集中居住于此,因此这里又有“上海隔都”(犹太人区)之称。抗战胜利以后,这一带被划分为虹口区、提篮桥区和北四川路区,而哈尔滨大楼则位于此三区交界处,三区都不愿意加以管理,这里愈发成为鱼龙混杂之所。
早期进驻哈尔滨大楼的居民主要是那些无家可归或者付不起或不愿意付房租的一些小商小贩和灾民、难民、无业游民,以及小偷、乞丐等。解放军占领安徽、苏北等地以后,大量地主及国民党溃散官兵逃亡来沪,其中一部分人也挤入哈尔滨大楼,哈尔滨大楼遂成为上海滩上远近闻名的“游民窟”。1951年2月21日,人民政府调动解放军及武装警察,对哈尔滨大楼进行彻底清理,并在此地建立上海市新人习艺场,专门为旧上海留下的无业游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引导其自食其力,走上新的生活道路。
如今在哈尔滨大楼楼顶上向外望去,既可以看到远处的浦东高层建筑,也可以看到眼前成片的石库门建筑,历史和现实和谐地交融在一起。
在这附近,还有一座著名的著名的建筑,即人们熟知的嘉兴影剧院。这是一栋具有近代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老建筑,它是上世纪30年代由著名的Atkinson&Dallas英国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历经多次改建,原名天堂大戏院,后曾改名天韵大戏院、日进剧院等,一直到抗战胜利,才改名“嘉兴大戏院”,以表演淮扬剧为主,也有京剧、滑稽戏表演。解放后又改名为嘉兴影剧院。现在这里既是电影院,也是咖啡屋,不过上面有个标志说明这是天堂大戏院旧址。
虽然今天走得路不算多,但是已经有太多的历史需要了解,有太多的历史记忆隐藏在成片的高楼大厦中,值得我们慢慢行走细细品味。
关于上海到哈尔滨多少公里,行走的历史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