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的治疗药物的总称,因此一般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很小。虽然中草药可以很容易地食用或服用,没有任何副作用,但它实际上并不是“对人类和动物无害”。
想要用中草药来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人需要了解这些事情。
1. 不用药是大忌
很多时候,是需要对症下药的,但有些人却盲目的追随所谓现代科学的西医,导致对中医抱有轻视的态度,而且我们认为中医没有科学的辩证和数据。药品。但实际上,草药是最重要的。开出适当的药物很重要。否则,病就无法治愈。
2、特殊时期、特殊体质不能使用中草药。
人们普遍认为,某些草药会在怀孕、经期、某些手术和受伤期间引起身体不适或加重病情;事实上,在无法开出适当药物的情况下也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据您的体质、身体状况和生理状态,药石可能没有那么有效,或者可能会给您的身体带来沉重的负担。
3、中草药是药物,不能长期服用。
许多人认为草药是一种补充剂而不是药物。事实上,草药也是药物。生病时吃药,生病时不吃药。如果有病,则不能长期服用。这是使用草药时的常识,必须了解。
4、为什么不能轻易服用中草药?
目前,草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这是因为草药对于调节身体有很大的好处。最重要的是,一些疑难杂症也可以用草药来治疗和缓解。症状和根本原因都可以得到治疗。
但你知道吗?服用中药有很多禁忌,如果服用不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很多人认为草药有很多功效和好处,遇到大病或小病就去药店购买草药,但如果不按照辩证服用,就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这包括具有寒性和苦味的草药。上述患者服用九寒凉山草药后出现一系列症状,最终不得不接受治疗。医学上有一个理论叫做“辨证论治”,但是这是一个辩证的错误,服用过量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所以中医有一个理论叫做“药分三毒”。必须怀着药物会发挥作用的想法来服药。需要有经验的医生指导,该病应“立即停药”。
最终,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患者的出汗症状从每天要换几十件甚至更多衣服,变成了最终改为两三件,胸闷感也逐渐好转。出院后,我又回到门诊,但我已经不再出汗了。
中医认为,不能长期继续服用凉性中药,尤其是身体寒凉的时候。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草药的性质也不同。使用中药养生时,应注意药物的寒、热、寒、苦、酸、咸。 人的体质有阴虚和阳虚之分。四个季节有冷热之分,夏季和冬季的热度也有差异。
因此,正确运用中医药保健,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根据病情有针对性地选药。例如,阴虚、火旺体质的人应选择滋阴生水的药物,而阳虚、寒性体质的人则应选择春夏季温热的药物。需要选择一种补充阳气的药物。既然天气干燥,就选择清爽补品。由于秋冬天气寒冷,常使用温补剂和补品。合理的医疗护理总会带来理想的结果。
枸杞、熊猫大海、人参、甘草都是常用的草药。人们以自己的方式吃它们,但这是正确的吗?摄入量高还是低有关系吗?
5. 服用草药的禁忌
1
枸杞
枸杞味甘、性平,具有滋补肝肾、明目、防止衰老的功效。体质虚弱、抵抗力弱的人可以适量吃枸杞。如果您患有虚证、湿疹或腹泻,请勿食用。
安全摄入量:每天6-12克。
2
菊花
菊花性味辛、甘、苦、微凉,有祛风、清热、平肝、明目、解毒的作用,但阳虚或体质不佳的人不宜食用。气虚、胃寒、食少、腹泻的人要慎用,缺氧型、痰湿型、痰湿型高血压的人不宜食用菊花。
安全摄入量:每天5-10克。
3
金银花
金银花性凉,不仅能去内热,还能散发外热。但由于药效偏寒,不宜长期服用,尤其是脾胃虚寒、阴虚、疮毒、意志薄弱者、经期妇女更不宜服用。
安全摄入量:每天6-15克。
四
脂肪海
熊猫海味甘、寒,有小毒,具有清肺、润喉、润肠、通便的功效。 胖大海适用于风热邪毒入喉所致的哑哑。对于其他原因引起的耳聋没有效果。尤其是老年人突然失声和脾虚的人要慎用此药。
安全摄入量:每次3粒或更少。
五
胡萝卜
人参性平、味甘、微苦,具有补元、生津、安神、健脾润肺、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非常适合身体虚弱的人食用。但如果长期使用人参或服用过多,很容易引起口干、流鼻血。证证发热者不宜服,但不乏正义。服用人参后忌食萝卜、饮茶、或与葡萄同食。
安全摄入量:每天5-10克。
6
决明子
决明子是众所周知的草药,具有降血脂、降血压、清肝明目的作用。但如果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女性腹泻、月经不调等。患有腹泻、低血压或怀孕的人应谨慎使用。
安全摄入量:每天9-15克。
7
甘草
甘草味甘,性平,补心脾、润肺、祛痰止咳、止痛、退热、解毒,用于调和诸药。如果使用,可能会引起水肿和血压升高,更容易引起低钾血症,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和肌肉无力。如果您水分过多或腹胀,请勿服用。
安全摄入量:每天2-10克。
此外,每天服用板蓝根,具有苦凉、清热解毒的功效。但对于体质虚寒的患者来说效果更佳。不宜长期服用此药,常引起面黄、腹泻。否则,严寒会伤胃。芦荟等药物性味苦寒,不宜长期服用。否则不仅会损伤脾胃,还会引起黑肠病、肾病等疾病。像一块石头。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