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农资讯

勃林格殷格翰:蓝耳苗打还是不打?

农业财富之宝-新牧网记者 王志贤

“30”耳立,值此发现蓝耳病30周年之际,勃林格殷格翰汇聚国内外蓝耳病研究领域专家,共同探讨广州“抗蓝耳病”进程。 会议还设有现场专家问答环节。

嘉宾包括: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技术服务总监朱连德、勃林格殷格翰全球PRRS高级技术经理Poul H, Rathkjen、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中国大客户技术与培训经理高高、勃林格殷格翰袁世山, 英格海姆动物保健中国亚洲兽医研发中心疫苗研发负责人

主持人是勃林格殷格翰动物保健市场部唐怡女士

主持人:蓝耳苗好不好? 好不好?

袁世山:欧美国家的国情与中国不同。 我国养猪规模和自动化水平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对生猪运输的管控不像国外那么严格,因此国内存在较大的传播威胁。 此外,中国菌株的毒性相对较强。 一般来说,应在完善的监测、检测和利用数据评估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PRRS免疫计划,并合理接种PRRS疫苗。

贵族:根据猪场情况和经济效益评价来选择。 疫苗不可避免地取决于猪场蓝耳的状况。 如果是阴性,最好不要免疫; 如果是积极的,则取决于经济效益的评估。 猪场免疫和不免疫哪一种比较好。

Rathkjen:需要强调一件事。 疫苗只是一个工具。 更重要的是,必须采取管理和生物安全措施,实施综合防控。 如果在实验室条件下挑战病毒,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不如在野外,因为猪场环境复杂,风险更大。 我今天早上说的也提到了,我们的猪越健康,疫苗的效果就越好,所以PRRS是管理因素综合考虑的,而不是疫苗因素。

朱连德:目前我国蓝穗苗的情况不是必然性的问题,而是什么样的蓝穗苗要避免的问题。 从2006年发病到现在,由于我国对PRRS免疫的广泛接受,我国养猪业并没有出现像2006年那样的疫情。因此,选择什么样的疫苗,如何接种免疫是我们养猪户应该关注的问题。 对于我们的养猪业来说,最重要的是不要发生如此灾难性的蓝耳病疫情。 通过疫苗免疫,通过生物安全管理,通过管理模式的改变,蓝耳病的危害会越来越小,最终按照政府的要求实现蓝耳病的净化。 这是最重要的目的,最后我们可以考虑不使用疫苗。 。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虽然有良好的生物安全理念和良好的管理水平,但很难大胆、自信地放弃PRRS疫苗的免疫力,只用生物安全来万无一失。

主持人:蓝耳病整体防控的具体重点有哪些? 美国的成功经验能否在中国实现?

高尚: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最好的、系统的防控方案就是我们的五步走法。 这里最关键的一点是,养猪场需要掌握自己的生产条件和特殊性,才能更好地应用疫苗等工具。 疫苗应用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减少病毒在猪场的传播。

Rathkjen:我们需要考虑团体解决方案。 我们不能只考虑母猪,只考虑育肥或保育,甚至不能只考虑我们自己的养猪场,还要考虑周边的养猪场。 因此,更多时候需要制定总体计划来控制养猪场的蓝耳病。

朱连德:在蓝耳防治方面,我们不仅仅关注我们自己的一个猪场,而是关注一个区域,这是一个长期的计划,而不是一个阶段性的计划。 现在我国养猪业系统已经建立了三个净化小组。 全国都在向净化方向努力,国外在净化方面有很好的经验。 国外的一些工具和方法可以借鉴。 我们的技术服务团队就是要把国外的经验转化为我们自己的想法,传播到中国的养猪行业。 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需要针对特定​​猪场进行一系列长期的测试和监测工作。 我们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将为大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主持人:简单来说,蓝耳病防治的关键是找到蓝耳病病毒,五步法的前三步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检查,从养猪场找出野生蓝耳病病毒源头在哪里。检测方案。 猪场内有哪一组,流通的是哪栋建筑。 下面是一个关于PRRS突变重组的问题。 现有疫苗对新毒株是否具有交叉保护作用? 已进行正常免疫接种。 最近PRRS的突然波动是否是因为猪场进入了新毒株而现有疫苗无法提供有效保护?

勃林格殷格翰:蓝耳苗打还是不打?

朱连德:我觉得我们养猪户有时候不需要做科学家做的事情。 虽然PRRS在变化,但有时不是变强,有时是变弱,所以在控制方面我们不必过分强调变化。 作为科学家,当然有必要更详细地追踪病毒的变化,但对于养猪户来说,最重要的应该是如何控制它,让它不生病。

袁世山:现在的问题是,我们经常看这个片段、那个片段,就觉得它和某个菌株相似。 我认为勃林格殷格翰所有的疫苗研发团队都比其他人更密切地追踪突变株,所有突变株都会这么做。 交叉保护实验,所以我们有时候炒的太多了。

朱连德:有时候不一定是强毒株进入猪场,但新毒株进入猪场也会造成猪群不稳定。

高尚:我今天说的话也证明了这个疫苗可以保护NADC30。 当然,没有一种疫苗是完美的、能达到100%的防控效果。 所以我们需要考虑群防群控的理念,病毒从哪里来、如何传播、现在处于什么状态。 应考虑总体预防和控制计划。

Rathkjen:我想再次强调管理问题。 一旦猪场出现问题,我们就要考虑猪场是否存在漏洞,出现问题时是否还在做交叉饲养。 这个时候我们是不是应该考虑调整管理计划,因为一些日常的危险行为会让病毒循环更加严重,所以管理上一定要考虑到防控。

主持人:蓝耳生物安全的防控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猪场的接头很多,那么我们如何找出漏洞在哪里呢? 勃林格殷格翰拥有生物风险评估系统PADRAP和COMBAT,利用工具帮助猪场更系统、科学地评估和改善生物安全。 以下问题是关于抗体监测的。 在Chris的讲座中,为什么2009年2月接种疫苗后很长时间都没有检测到抗体? 另外,有的猪场能检测到抗体,有的猪场检测不到抗体?

袁世山:根据IDEXX试剂盒,有时是查不到抗体的,特别是14天前。 关键是看看我们想要在抗体数据中解释什么。 IDEXX盒检测到的抗体是N蛋白抗体,与免疫无关。 你可以看一下该组的血清转化率,不要过多解读为IDEXX检测阴性就意味着保护性抗体阴性。 明尼苏达州开始实施区域管制时,实行闭环和闭环群体豁免。 连续3-4个月后,IDEXX检测整体转为阴性。 这个问题也存在于一些国产疫苗上,因此仅通过ELISA很难解释其保护和免疫效果,并且在多次免疫后变成阴性,特别是在闭环情况下。 建议询问IDEXX的专家。

高尚:其实上午这个病例没有做血清学检测。 免疫后,采用PCR进行监测。 对于断奶仔猪、保育猪和育肥猪的血液或唾液采集,采用PCR检测抗原而不是抗体。 目的是查看牛群中是否有病毒传播。 第一次检测是在接种疫苗后3个月,也就是5月份,仔猪呈阴性,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结果,这意味着猪群中没有病毒传播。 在这种情况下,仔猪呈阴性。 很少使用ELISA,除非猪呈阴性,使用ELISA抗体来监测猪是否被感染,或者查明猪过去是否接触过该病毒。

Rathkjen:关于ELISA,可能是基于3、4年前IDEXX的宣传。 ELISA检测拍出来的图片看似给我们提供了一些信息,但实际上我们也被这个问题困扰了一段时间,后来发现我们被误导了。 向上。 ELISA结果不能正确反映牛群是否感染病毒,也不能反映牛群的感染状况。 只有当猪呈阴性时,ELISA的结果才能反映猪的感染情况,但猪处于免疫或阳性状态,经过一段时间的免疫后会出现野病毒消失的情况,ELISA可能会出现此时抗体值下降,甚至为负值。 这并不能解释疫苗免疫的问题。 还有,当我们的猪场出现新的病毒时,我们会发现ELISA的价值上升了,这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可以用来监测的信号,但实际上我们很可能会被误导。 因此,在美国,我们使用PCR来监测仔猪来评估猪群的免疫状态,而现在很少使用ELISA方法。

主持人:病毒感染剂量低的时候疫苗效果更好,但是什么时候病毒感染剂量真正低呢?

袁世山:国外疫苗免疫重在预防。 我们基本上都是做紧急免疫,免疫过程中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猪被感染了。 从动物个体来看,病毒血症基本持续1个月,高峰期为7-14天。 困难在于,场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被感染,什么时候感染比较低,场上确实很困难。 国外很少有阳性猪进行免疫。

朱连德:如果在疾病症状刚出现时就进行免疫,可能会加速无病猪的发病。 如果确诊了疾病,20-30天后进行免疫就没有问题了。 这是我们的临床结论。 然后免疫一周之内,就会发现流产和死产的数量立马下降了。 这与病毒血症的持续时间大致相同,猪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才会出现病毒血症。

Rathkjen:如果养猪场出现问题而又不采取任何措施,病毒循环可能会继续下去。 如果我们做免疫的话,病毒可能不是一天之内就能得到控制的,而且短期内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但如果计划得到实施,就会发现病毒载量会下降,病毒周期会逐渐改善,此时疫苗就会表现出更好的效果。

南方农村报、农采宝典、心木网原创稿件、文字、图片均受版权保护,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摘编、形象创作。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编辑部电话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