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是农业的“筹码”。 种子的好坏,关系到老百姓吃不饱饭。 同样,对于22万洛川人来说,苹果种子就像“国宝”。 自1947年第一棵苹果树在洛川高原扎根、开花结果以来,洛川苹果品牌价值已达687.27亿元,成为全国第二大农产品、全国第一名果品牌。 苹果真正成为了洛川。 人们的“平安果”、“幸福果”、“富贵果”。 如何正确选种,稳稳做好“苹果”碗饭,也是历届洛川县委、县政府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努力的方向。
1 一步步前进
洛川县被誉为“苹果之乡”,种植历史悠久。 全县苹果种植面积达到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0%,农民人均3.3亩,居全国第一。 全县95%的农民从事苹果产业,农民收入的96%来自苹果产业。 洛川农民纯收入连续10年突破万元。
近年来,洛川苹果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出现了“一果难求”的局面。 “洛川苹果效应”得到了农业部、陕西省、延安市各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和支持。
2011年,农业农村部在洛川建立了全国唯一的原产苹果批发市场,努力将洛川打造成为引领中国产业发展的“航母”。
2014年,洛川县颁布了《延安洛川苹果技术规范》,在苗木培育、园艺种植、标准化管理、苹果营销等方面实现了标准化管理。
2016年6月4日,时任农业部部长韩长赋来到洛川调研。 他在充分肯定洛川县现代苹果产业建设取得的成绩的同时,希望将洛川建设成为要素集聚、功能发挥的地方。 装备精良的国家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引领中国苹果产业转型发展,占据世界苹果科技制高点。
根据农业部要求,农业部科教司于2016年6月14日至16日及时组织有关专家,经过实地考察论证,制定了国家苹果科学研究院建设框架科技创新中心成立。
2016年,洛川县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苹果产业体系的目标,启动了“国家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我国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2020年,洛川县委通过了《关于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被陕西省委确定为高水平产业先行示范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10月,洛川县苹果产业综合产值已突破100亿元。
2021年,洛川苹果线上销售额将达到12.58亿元。 几百亿之后我们该怎么办? 答案很明确:长足进步,走得更远。 中国苹果的现实问题之一是品种单一,富士系列独大。 目前,洛川苹果生产基地逐年老化,选育适合洛川的多元化新品种是保证洛川苹果基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渠道之一。 因此,研究探索洛川苹果生产实用技术,提纯选育苹果新优品种迫在眉睫。
“一个又一个,始终以苹果为中心”,坚持“果农需要什么,我们就发展什么”,作为陕西苹果的“代表符号”、中国苹果产业发展的“风向标”,洛川前县党委、县政府领导坚守初心,正在努力解决问题。
2 大力培育优势新品种
初夏的洛川县,空气中弥漫着果花、油菜花的香味,田野里蜜蜂采蜜的嗡嗡声,农业机械的轰鸣声,果农们的叫喊声、欢笑声,时而近而近。有时远处,各种声音混合在一起,真是一派田园风光。
5月11日,走进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色彩缤纷的防冰雹网。 在彩色防雹网的照射下,苹果花、油菜花就像披上了彩虹。
“彩色防雹网有五种颜色,会根据温度、光照等发挥不同的作用,目前还处于测试阶段。” 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主任李前进说。
据舒怀瑞院士介绍,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新品种引种观察区、砧木组合观察区、芽变筛选培育区和综合技术集成试验区。 (洛川)工作站科研实验基地。
“基地作为院士工作站和苹果研究院专家实验示范基地,为专家们研究探索肥水一体化、省工化、有机栽培、数字智能等苹果新技术、新工艺提供了平台。适合洛川乃至渭北干旱高原。 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洛川模式’苹果生产技术。”李前进说,通过在洛川乃至周边县开展苹果品种选育,选育出适合当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苹果品种。自主知识产权,确保底座在更换过程中始终如新。
芽突变是体细胞突变的一种,一般表现在枝、叶、花、果、物候期、成熟期的性状和特征上。 选择突变芽及其生长的枝条可以通过无性繁殖产生新品种,称为芽突变选择。 例如,元帅苹果的许多品种都是通过芽突变选择获得的。
每逢苹果着色季节,李前进和同事们都会穿梭于洛川各个村庄的果园,筛选苹果芽。 如果遇到好的苹果芽,他们就会做标记,以300元/个的价格出售。 收集并冷藏以备后用。
苹果芽突变筛选是保留优良新品种的基本保证。 为深入挖掘芽变资源,每年9月,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都会利用“洛川宣传”公众号、“国讯通”宣传平台、各类培训班等,发布“洛川县苹果” 《关于筛选洛川及周边县苹果优良品系及芽变品种信息的公告》,以红富士为主。
“这个是红富梁村的,这个是下锥子村的,你一定要正确登记,这样才能正确进行芽突变研究。” 技术员曹新平一边嫁接苹果树,一边指导一起工作的李广金进行录音。
进行萌芽研究,不是一个月、一年、两年就可以得到研究成果。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嫁接需要5到10年的时间,进行跟踪观察,然后决定是否适应种植。
目前,李前进和他的团队已动员果农提供了以洛川为核心的1000多条芽苗信息。 此外,他们还开展了省力栽培技术、果园施肥技术、水果内在品质改良技术和果园新产品研究。
“我们还申请了4项专利,包括一种简易的苹果收纳盒、一种简易的雾化装置、2个简易的防冻装置。” 李津津补充道。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洛川县苹果产业研发中心已筛选收集洛川本地芽变植株190株、优良系32个,收集引进红富士优良系品种资源20个、黄苹果4个品种。 现有嫁接芽60个,优良品种20个。 红富士品种优良品种提纯面积达到20亩,槐柏实验示范基地储备了2个优势新品种。
3 建立世界苹果基因库
“这是台湾林果,这是西树海棠、梓树、花红……”在国家洛川苹果种质资源园,延安市果品研发中心主任安金海一遍又一遍地向记者介绍。再次。
安金海是洛川人。 从事苹果研究37年。 多次当选延安市人大代表、陕西省劳动模范、全国先进农业工作者。 他被誉为洛川苹果发展的“领军人物”。 作为长期成长在苹果生产一线的技术带头人,安金海深谙苹果树的生长规律,能够把握苹果技术的发展方向。 他赢得了洛川果农的信任,亲切地称他为“老安”。
安金海介绍,国家洛川苹果种质资源圃(基因库)是国家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项目之一。 占地254亩,设有资源展示区、资源保存区、资源繁育观察区。 区、矮化高效栽培示范区、资源创新利用区。 苗圃资源由西北农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郑州果树研究所和国家现代苹果产业体系提供,涵盖欧洲、美洲、亚洲等地的各类资源。
种质资源是遗传资源,资源苗圃是基因库。
近年来,安金海和同事系统收集、引种、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世界种质资源,筛选优良种质,为品种选育提供种质基础,为优良品种推广提供鉴定场所。 优化苹果种植结构,促进苹果产业转型升级。 同时,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苹果种质资源数据库,对核心种质资源进行DNA备份和保存,为苹果科学研究提供材料。
2021年之前,洛川县保存有苹果属植物31种。 2021年,在农业农村部协调下,又从澳大利亚引进了两种苹果属植物。
“全世界有苹果属植物35种,仅洛川县就保存有33种苹果属植物,引进了5000余种苹果种质资源,是我国最完整的苹果属物种库。通过田间、冷藏,通过分枝、选种田等四种方式保存,建立了世界苹果基因库。” 安金海得意的说道。
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洛川苹果实验站建设的国家苹果精选场,也是国家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项目之一。 高效种植示范区等功能区占地160亩。 2019年,种植苹果600个品种,实现当年栽果。
“这几年在站上开展的苹果品种选育工作,一是杂交育种,选育出‘勤俭’等苹果新品种,二是芽变选育,选出的‘延长红’是红富士的花蕾变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洛川苹果试验站站长安贵阳表示,“我们还将引进国内外品种以及各国种植的主要品种进行筛选和比较。目前,这里的品种有选种场700多个国内外优良品种,我们会在一两年后对这些品种进行研究,然后选择合适的品种扩大试种,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洛川苹果。”
国家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的另一核心项目是世界苹果新品种新技术展示园。 将苹果生产与特色景观深度融合,支撑苹果文化与地方特色,打造出一座独具特色的中国园林。 、陕西园、延安园、洛川园、采摘园、苹果园。
经过近6年的建设,国家级洛川苹果科技创新中心取得了显著成效。 先后接待美国、法国、英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康奈尔大学苹果专家进行技术交流20余次,接待山东、辽宁、河南等地苹果专家参观学习1000余人次山西等国内苹果主产区举办分会,走访果农5万人次。 先后开展了苹果矮化栽培技术、不同新品种比较试验、苹果新品种杂交选育、肥水一体化智能化试验、苹果有机栽培、人造花疏果、综机械化作业、发生苹果主要病虫害规律、苹果免疫等套袋植保技术体系、增强植物抗病能力研究项目60余项。 仅2018年就发表研究论文51篇、专着1本。 已审定新品种6个,自主开发苹果冰酒系列产品,申请专利1项。 不仅发挥了国际科技交流平台的作用,而且科研成果丰硕。
同时,依托当地苹果产业发展优势,培养研究生8名,举办室内、现场培训100期,培训果农1万名,培训当地技术骨干和职业农民200名。 接收本科生实习500人,培养研究生15人。
4 全力打造“苹果硅谷”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中国航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 此次神舟十二号发射,航天员身边还有新鲜水果陪伴。 尤其是2021年12月9日下午,在中国空间站举办的首场太空教学活动——“天宫课堂”中,王亚平变身“太空老师”,向大家介绍空间站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尤其是“太空厨房”冰箱里存放的苹果,都是从洛川产区精心挑选的早熟富士苹果。
作为打破中国航天员只能吃冻干水果历史的陕西苹果,跟随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上天后成为“网红”。 神舟十三号航天三人组在太空工作的183天里,陕西苹果一直陪伴着他们,为他们提供能量和营养,创造了多项太空新鲜苹果的新纪录。 如何保证苹果种子安全? 根本解决办法在于技术。 与康振生院士工作站合作,形成“苹果产业科技成果(洛川)转移转化服务中心计划”,进一步推动完善产学研机制。
与西北农林大学联合签署《百校百县乡村振兴科技合作框架协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振兴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洛川基地”授牌仪式在洛川基地举行同时。
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战略咨询会召开,8位中国工程院农业部院士现场为洛川苹果产业发展“把脉”。
苹果产业技术成果(洛川)转移转化服务中心揭牌并召开成果转移转化大会。 苹果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之一。 舒怀瑞院士工作站及全国苹果产业系统专家受邀围绕“洛川苹果”高质量发展在国祥报告厅举行学术交流。
...
长期以来,洛川县积极开展交流合作,聘请了56名全国知名科学家,建立了院士工作站,成立了苹果研究所。 克服国家级种质资源苗圃受国外知识产权保护影响、种质资源引进困难、种质资源评价利用基因测序鉴定科研缺乏等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
洛川县委书记张继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静带领农业农村局、苹果产业管理局等相关部门下乡调研多次与果农“吸取经验”。
2022年4月14日,洛川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座谈会召开。 国家苹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院长马凤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研究员、硕士研究生邹阳军、安贵阳、毛志全、山东农业大学姜元茂、陈学森与各大苹果种植户、流通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当前苹果产业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让洛川成为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引领示范。向苹果产业区提出意见和建议。
洛川抓住机遇,引进36条配套智能水果分选线,每小时水果分选能力240吨,可满足60%的水果分选,建成冷库68万吨,库容达67%。 国内最先进的3万吨智能空调库落户洛川苹果产业园,开创了中国智能高科技冷库的先河。
洛川县委、县政府还组织科研人员“脚踏实地”开展矮化密植栽培、旱作节水灌溉、土壤改良处理、化学药剂等科技研发。疏花疏果、不套袋生产、精准防冻防雹。 针对科技与果农“最后一公里”脱节问题,力争3至5年统一品种,形成核心竞争力,真正将科研成果写在果国大地上。
从第一棵苹果树到全国苹果产业的排头兵,洛川苹果产业在发展道路上创造了多个第一,包括第一个苹果专业县建设、第一个苹果“一县一业”建设、是全国首个推广“四项关键技术”示范县和第一批苹果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县。 是全国第一个颁布实施农产品地方标准的国家。 是全国唯一通过国家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认证的县...
“继续加强苹果科研,注重科技赋能,在大力支持苹果产业创新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发芽研究,培育适合洛川的优势新品种,为基础和产业发展提供材料。苹果前沿科学研究,提供基因数据,抢占世界苹果技术制高点。 谈及洛川苹果未来的发展方向,张继东充满信心。
洛川曾经通过一棵苹果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今天的洛川也希望通过再一颗种子,让22万人吃上更好的食物,让洛川人民的工作更有保障。
结尾
导演 | 杨帆
制片人| 经北斗
生产| 崔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