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章前温馨提示:快乐钓鱼,安全第一; 文明钓鱼,爱护环境; 钓鱼娱乐时,放生幼鱼!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宣传说野钓气温低的时候,某种饵料可以“闭嘴”蚯蚓、红虫! 并通过饵料成分、使用方法、状态等方面分析,证明其对蚯蚓、红虫“闭嘴”的可行性。
乍一看,文章写得很好,很详细,确实可以说服一些新钓鱼者! 仔细一想,文章只是纸上谈兵。 老钓友看了只会笑,又是一篇软文。
读完文章,作者笑的同时,好奇心也被驱使。 再次在搜索栏输入“让蚯蚓、红虫闭嘴的商品饵”,发现相关内容还真不少! 无论是商家的宣传,还是渔民的视频、文章。
商品饵真的能“堵住”蚯蚓、红虫吗? #传闻零零计划#
不可否认,在钓鱼一些固定季节、固定鱼情、固定鱼种的情况下,商品饵确实比虫饵要好! 例如,夏季小鱼闹窝严重时; 比如鱼多、口快的时候; 例如钓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时。
但在实际钓鱼中,要说商品饵能堵住虫饵的嘴,几乎是不可能的! 尤其是霜降后,气温明显较低,鱼儿的活跃度和觅食积极性明显降低,而当鱼儿偏食时,蚯蚓、红虫饵料几乎可以完全胜过商品饵料,尤其是在野钓中。 当鲫鱼。
为什么说霜冻后野外钓鲫鱼、蚯蚓、红虫并不比商品饵逊色,反而几乎可以完全获胜? 这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一、鲫鱼的觅食习性及觅食环境
钓友都知道,鲫鱼是一种中小型鱼类。 在自然水域中觅食时,主要以水中的浮游生物、昆虫、植物种子为食。 偶尔吃水生植物,也捕食小鱼、小虾。 杂食性鱼类。 即便如此,它们的觅食习性却是由体型较小决定的,觅食时多为小型浮游生物和水生昆虫!
霜降时,气温和水温都会明显下降,水中的浮游生物也会明显减少。 此时鲫鱼的觅食对象主要是水生昆虫。 这些水生昆虫中,又以红虫居多,自然成为鲫鱼的主要觅食对象。
2、蚯蚓、红虫的动态诱鱼优势
除了觅食习性和觅食环境决定了鲫鱼的觅食对象外,钓鱼时蚯蚓、红虫的动态诱鱼也是它们在霜后钓野生鲫鱼的优势!
钓鱼的朋友也听说过“趣味钓鱼”! 无论是黑坑、比赛,还是自然水域野钓,此时鱼儿的活跃度较低,觅食积极性较低,鱼口较少、较轻。 钓鱼时采用“逗钓”,通过饵料在水中的晃动,使饵料移动,吸引鱼儿寻找食物,往往能收到不错的效果。
霜降后,受水温影响,鲫鱼的活跃度和觅食热情都有所下降! 觅食时,它们对动态饵料更感兴趣,更有动力去觅食! 不过,蚯蚓和红虫本身在水中的活性较高,即使被钩住后,也能在水中存活更长时间。 当它们上钩后在水中蠕动时,可以更好地吸引鲫鱼寻找食物,并且具有非常好的动态诱鱼优势!
三、蚯蚓、红虫的诱鱼优势
除了动态诱鱼的优势之外,蚯蚓、红虫在本身的口感上相比市售饵料在诱鱼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 气温低的时候钓鲫鱼,饵料以腥、香为主,钓友们都知道。
钓鱼的朋友都知道,蚯蚓的气味本身就带有特殊的腥味,对鲫鱼、鲤鱼等许多杂食性和肉食性鱼类有很强的诱鱼作用。
对于红虫,很多钓友可能会觉得没什么味道,但它就是鲫鱼,自然水域中的觅食圈中最常见的。 它本身的轻微气味也是鲫鱼最熟悉的!
4、蚯蚓和红虫对鲫鱼的适口性优势
除了以上三点外,适口性也是霜后钓鲫鱼的关键!
霜降后,水温较低,鲫鱼的活动和觅食积极性下降。 受水温影响,鲫鱼身体柔韧性变差,觅食时开口变小,吃饵的动作和力度变轻。 这也是气温低时钓鲫鱼提倡小钩细线的主要原因。
当鲫鱼的嘴变小、变轻的时候,较大的饵料会挡住它的饵料吸力,让它们想吃却吃不到! 但蚯蚓、红虫是条状饵料,上钩后几乎不会增加鱼钩的长度或宽度,而且自身重量也比较轻,所以可以有效减少钓鱼时的堵现象,减少鲫鱼的吸力。鲤鱼吃饵时。 诱饵难度。
以上四点就是霜后野钓鲫鱼时蚯蚓、红虫相对于商品饵的优势分析。 通过分析,钓友们可以看到霜后野外钓鲫鱼,蚯蚓、红虫饵料不会被商品饵料堵住,而且还有一定的钓鱼优势!
最后呼吁钓友们:请放开小鱼、母鱼、种鱼! 如果需要外卖,只吃一顿就够了! 为了以后有鱼可钓,别太贪心了!
我是王者钓鱼日记,原笔迹不易! 如果您阅读后觉得有趣,请添加关注。 期待与您讨论和分享更多更好的钓鱼问题和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