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杨树病虫害防治的一些知识点,和树木枝干病害发生及防治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树木枝干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也有少数由细菌引起,还有一些由病毒传染引起,是林木病害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其危害性远超叶部病害,无论发生在幼树或成林中,都严重影响着植株的生长,甚至带来毁灭性的后果。如桃树流胶病、杨树腐烂病、松树干枯病等均可造成林木的大量死亡。
一、树木枝干病害种类:主要包括腐烂病、溃疡病、流胶病、木腐菌、枝枯病、枯萎病等。
1、腐烂病:在主干发生较多,病斑易出现在曾遭受冻害的部位。发病初期主干或大枝出现不规则水肿斑,淡褐色,沿枝干纵向扩展。发病部位皮层变软,常流出黄褐色汁液,易剥离和具酒糟味,后病部失水干缩或开裂,皮层纤维分离,木质部浅层褐色,后期病部出现针头状黑色小突起(分生孢子期),遇雨后挤出橘黄色卷丝(孢子角),导致枝、干枯死,进而全株死亡。
腐烂病发生规律:春季平均气温在10-15℃,相对湿度60-85%时,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通过各种伤口侵入寄主组织。病原菌都是弱寄生菌,只为害树势衰弱的树木;立地条件不良或栽培管理不善,土壤瘠薄,低洼积水,春季干旱,夏季日灼,冬季冻害等容易引发此病;行道树、新种植的幼树、移植多次或假植过久的苗木、强度修剪的树木容易发病。
2、溃疡病(溃疡型腐烂病):多发生在主枝、侧枝上。一般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暗红褐色圆形小斑,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常数块乃至数十块聚生在一起,病部皮层稍隆起,表皮易剥离,皮下组织较软,颜色较浅。病斑表面常湿润,并溢出茶褐色粘液,俗称“冒油”。发病严重时,病斑迅速扩展,深达木质部,常造成大枝死亡。
3、流胶病:流胶病是桃、杏、李、樱花、松树等最重要的枝干病害。流胶病分为生理性流胶和病理性流胶两类,易流胶的树种在生长季节,只要树干上有伤口,就易流胶。流胶病发生原因:修剪不当、蛀干虫害、机械及人为等所造成的伤口引发树木流胶,以春季发生严重;不良立地条件:如排水不良、灌溉不适当、土壤黏重等,使树木产生生理障碍,也能引起流胶;不良气候因素:冻害、日灼、涝害、旱害等引起树势衰弱而导致流胶病的发生。
4、木腐菌:树木枝干部位组织坏死后,受到木腐菌的侵染,长出子实体。
5、枝枯病(枯梢病):该病属侵染性病害,由半知菌类聚生小穴壳菌等多种病原物引起。病害最初都是从1-2年的新梢开始侵染。主要侵染十多年以上的大树。发病原因:气候异常会导致发生严重。如冬季气温过低,严寒,下雪早,雪压断枝等,会导致枝条受冻或产生机械伤口,给病原菌入侵和暴发产生了一个较好的条件。植株长势差,发病更重。
6、枯萎病:主要包括由镰孢菌引起的枯萎病和轮枝菌引起的黄萎病,镰孢枯萎病在全世界和国内分布很广,可侵染多种植物,是一种系统性维管束病害,从苗期开始即可发病,造成植株萎蔫,枯死,造成严重的损失。枯黄萎病症状的共同特点是维管束变色,植株枯死。
枯萎病的发生: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从树的根部侵入,经
维管束而扩散到植株的各部分。可通过地下根系,气流、雨水以及接触的枝条进行传播,一旦地上部分表现症状,病情则已相当严重,几乎失去治疗的最佳时期。病害在整个生长季节都可发生。6~8月为发病盛期,山地、高坡等比较干旱的地方发病率明显高。
1、腐烂病的防治:防治腐烂病常采用“刮骨疗伤”的方法。在发病病斑上划菱形深刻,再涂刷药剂,但费工费时,伤口大且不易恢复,容易复发。无论是刮除病部组织还是划深刻防治,均费工费时,不易操作,防治不彻底。因此预防显得很关键:一是加强树干保护。二是秋冬季及早春及时喷施药剂保护,可喷施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甲基硫菌灵和辛菌胺醋酸盐以及它位的复配制剂。
2、溃疡病的防治:结合修剪,剪去病枝,集中烧毁,施生物有机肥+复混肥,增强树势;喷施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唑?苯醚甲环唑配合叶面肥和增效剂。
3、流胶病的防治:流胶病虽无法根治,但通过树干涂白(可加一些杀菌剂),减少枝干伤口(包括虫害伤口)产生和保护伤口,隔离病菌,能有效减少流胶的发生。
4、木腐菌的防治:先刮除木腐菌,再涂刷杀菌剂甲基硫菌灵50-100倍液,最后刷愈伤涂膜剂,保护伤口,名贵树或名木古树还应考虑做长期的防腐防水措施。
5、枝枯病的防治:同溃疡病的防治,结合修剪,剪去病枝,集中烧毁,施生物有机肥+复混肥,增强树势;喷施戊唑醇?吡唑醚菌酯,丙环唑?苯醚甲环唑配合叶面肥和增效剂。
6、枯萎病的防治:预防为主,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发病严重植株,应及时清除,并将病残体全部焚烧,抑制黄萎病的再浸染。同时用40%五氯硝基苯+多菌灵”按1:1比例混合,每平米土壤用40-50克拌沙撒施,对栽植土壤及附近周边土壤进行消毒。药剂防治:30%噁霉灵1000倍+戊唑醇?吡唑醚菌酯1000倍灌根防治。
关于杨树病虫害防治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