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本源花草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本源花草以及宇宙的本源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一、泛子(量子)
时间、空间、物质、规律是宇宙的四大本源,无限性是宇宙的基本性质。宇宙的开端是由无限多的体积无限接近于0(相当于无)的泛子混沌而成,泛子之间存在真空,泛子和真空的总体积之比恒定,泛子的总质量和总能量分别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从诞生到现在没有改变。
泛子是体积无限趋于零的无色无味无引力无斥力的有能量的无限可分的实体,分布在整个宇宙,各个泛子体积不同,两两之间是绝对真空,碰撞间永恒保持惯性。
泛子的非稳定态是聚体、泛体、涡流和瞬态漩涡。从宇宙开端开始,泛子由于不断碰撞,散开再聚拢,一些泛子聚集在一起,间距越来越小,空间密度增大,形成聚体,对碰撞对影响越来越大,成为碰撞的主力。另一些泛子以及碰散的小泛子弥散开来,间距越来越大,空间密度减小,形成的稀薄地带就叫泛体,对碰撞影响越来越小,对聚体起辅助作用。聚体可在泛体中穿行,由于碰撞聚体形状不停变化,导致聚体运动快慢也不同,由于存在速度差,还会有涡流和瞬态漩涡伴生。聚体越大,稀薄地带就越大,这点非常重要,瞬态漩涡会被聚体破坏。聚体、泛体、涡流和瞬态漩涡是暗物质的四种状态。
泛子的稳定态是涡子(见下)和涡子构成的所有粒子,例如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等等。黑洞也是暗物质的稳定态,虽然逐渐减小,因为体积和质量巨大,可以因循环而永恒存在。
泛子是典型的非粘性不可压流体,遵守牛顿三大运动定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动量守恒定律。由于泛子是物质一定数量的集合所以也叫量子。
暗物质(非稳定态泛子)占宇宙所有物质的比例约为84%,其它是黑洞、涡子以及涡子构成的各种粒子。
二、涡子(最小粒子)
由涡旋动力学理论,流体只要在某处存在速度差哪怕是平行同向流动就一定会产生涡量,在有限面元涡量达到一定阀值并形成闭合流线时漩涡产生。
宇宙从初始状态到涡子这种漩涡的出现是个不可计算甚至是无限的漫长过程,聚体反复碰撞和摩擦,由体积趋于零,到接近阿米尺度,同时不断产生漩涡,由于此时漩涡的能量远远小于暗物质平均体能量,所以漩涡又不停地被聚体毁灭,反复循环,由于聚体不断增大,所以产生的漩涡也不断增大,一直到涡子出现。这个时候涡子的能量和暗物质的能量刚好相等,也就是说涡子是暗物质平均体能量所能支持的最大稳定漩涡。如果漩涡比这个大,超过周围暗物质平均体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原理,漩涡就会把能量释放回暗物质,而逐渐变小,一直收缩到涡子才会停止释放能量。当漩涡能量小于暗物质平均体能量时,一种情况是被摧毁,另一种情况是暗物质又会把能量传回给漩涡,使漩涡能量逐渐增大,体积逐渐增大,一直增大到涡子才停止。因此涡子是宇宙中唯一的可以永恒存在的稳定粒子,只有黑洞可以完全摧毁涡子,使它还原为泛子状态。
涡子是连体漩涡,它的两个涡旋背靠背对称存在,形状像圆饼,涡心洞相连,两面的暗物质旋转流向各自的涡心,在相连处旋转碰撞后水平旋转散开,受到周围暗物质阻力,浪花状回旋,流回到各自的漩涡面,再流回涡心,形成闭合循环流线,稳定后涡子内部形成相似的闭合循环流线。因为宇宙各处条件基本相似,涡子陆陆续续产生,直到涡子之间的间隙小于涡子半径,不能再产生涡子为止,这时的涡子摩肩接踵的存在,布满了所有宇宙空间。
涡子之间是聚体和泛体混合的暗物质,密度比涡子高,压强比涡子大且相对稳定,各向运动相对相同,能量守恒,涡子内的暗物质和外面的暗物质时时刻刻进行互换,依据能量平恒原理,涡子破坏后可短时间恢复原状,永恒保持相对固定的大小存在。
涡子的密度:中心小,边缘大。涡子的速率:中心大,边缘小。涡子的压强:中心小,边缘大。涡子的能量:中心大,边缘小。
漩涡的基本运动特征就是被高压强区排斥、被低压强区吸引,所以涡子间相互作用只有两种情况,一是边和边碰,二是边和涡心区碰。两涡子边与边碰撞时产生高压推动涡子发生反弹,直到两涡子脱离接触。两涡子的边和涡心区域碰撞时,一涡子的高压边被另一涡子的低压涡心区吸引,最终被吸引成相互垂直状态,没有强大外力不能脱离,这对形成粒子非常重要。在强大压力作用下,两个甚至无数个涡子还会合并,变成能量和体积更大的连体漩涡。
直径D=1.3163*10^-16米,厚度H=3.2907*10^-17米,
质量M=1.1eV/36=5.447021947*10^-38千克,
重量G=0MeV=0千克,不能产生万有引力。
寿命:黑洞吞噬下涡子湮灭成泛子,其它情况寿命无限。
涡子在宇宙中的平均密度大约是4*10^47个/米^3。
三、光子(4个涡子)
涡子一个水平在中间,另三个涡子用涡心垂直紧吸在中间涡子的边上,并跟中间涡子旋转,边上三涡子之间的暗物质也跟着转动,对光子起稳定作用。由于涡子布满整个宇宙,所以光子也分布整个宇宙,其间距只有光子直径的几分之一,之间充满暗物质,还有很小比例的涡子,所以一般情况下光子不能移动,只能自旋、翻转、碰撞、被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吸入和排出。
形成场,是力场,电场,磁场,光,热,波等的传播媒质。由于光子间距远小于直径,所以一个翻转引发连锁多米诺翻转,传向远方,场就是这样形成的。
直径D=2.3185*10^-16米,厚度H=1.3163*10^-16米,
质量M=1.1eV/9=2.178808779*10^-37千克,
重量G=0MeV=0千克,不能产生万有引力。
寿命:黑洞吞噬下光子湮灭成泛子,大星体事件湮灭成涡子,其它情况寿命无限。
光子在宇宙中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10^47个/米^3。
4.1单态中微子(36个涡子)
单态中微子有正负两种。三十六个涡子一个水平一个垂直像链子一样(涡心吸涡边)连成一个圆环,有自旋和内旋两种秉性,两种旋转相互垂直。自旋是按一定速度沿环切向旋转,环体部分的暗物质跟着转。内旋是十八个垂直涡子在环内侧的转向要么同时向上,要么同时向下。正中微子的自旋为顺时针时它的十八个垂直涡子内侧向上转,外侧向下转,自旋为逆时针时相反。负中微子的自旋为顺时针时它的十八个垂直涡子内侧向下转,外侧向上转,自旋为逆时针时相反。
内旋的旋转最大把七个光子吸入穿过,中微子依靠抛出光子的反冲量沿圆环中轴前进,所以中微子可以自行直线运动。正中微子自旋为顺时针时,向下运动,自旋为逆时针时,向上运动。负中微子自旋为顺时针时,向上运动,自旋为逆时针时,向下运动。
光子越来越多,形成1个光子在圆心转动,6个光子紧贴这个中心光子并顺着像行星齿轮一样转动,当还未形成光子的散涡子接触到行星齿轮外边后,被吸在外圈旋转,随着被吸附的涡子增多,涡子之间发生力的作用,不稳定的或内旋不同的被推出,稳定的形成相互垂直的两两吸引状态,最后沿着行星齿轮外圈连接成圆环状的单态中微子形成并飞出。如果此时还有散涡子,中微子将继续被形成。
构成三种状态的中微子,电子,正电子,质子,负质子,中子,反中子。中微子是产生电场的粒子,只是因为电场和中微子的速度一样,所以中微子的电场不能传播出去,就像没有产生电场一样。中微子在遇到异性场时被吸引,同性场被排斥,没有场时自行运动。
直径D=9.8513*10^-16米,厚度H=1.3163*10^-16米,
质量M=1.1eV=1.960927901*10^-36千克(实验测定),
重量G=0MeV=0千克,不能产生万有引力。可被电场吸引或排斥。
寿命:黑洞吞噬下单态中微子湮灭成泛子,大星体事件湮灭成光子、涡子,其它情况寿命无限。
4.2二态中微子
两个自旋和内旋都相同的单态中微子同轴紧贴,叠在一起,形成短圆筒状,通过吸入光子进入,推动二态中微子沿圆筒中轴直线前进。正二态中微子的两个单态中微子都是正的,负二态中微子的两个单态中微子都是负的,这两个中微子不能一正一负。
构成质子、负质子、中子、负中子。
直径D=9.8513*10^-16米,厚度H=2.2377*10^-16米,
质量M=2*1.1eV=3.921855802*10^-36千克,
重量G=0MeV=0千克,不能产生万有引力。可被电场吸引或排斥。
寿命:黑洞吞噬下二态中微子湮灭成泛子,大星体事件湮灭成光子、涡子,其它情况寿命无限。
4.3三态中微子
三个自旋和内旋都相同的单态中微子同轴紧贴,叠在一起。正三态中微子的三个单态中微子都是正的,负三态中微子的三个单态中微子都是负的,不能正负混杂。
三态中微子对电子、质子、中子的形成以及原子核的结合有辅助作用。
直径D=9.8513*10^-16米,厚度H=3.1591*10^-16米,
质量M=3*1.1eV=5.882783703*10^-36千克,
重量G=0MeV=0千克,不能产生万有引力。可被电场吸引或排斥。
寿命:黑洞吞噬下三态中微子湮灭成泛子,大星体事件湮灭成光子、涡子,其它情况寿命无限。
4.4中微子衰变
从单态到三态中微子对光子矩阵的挤压逐渐加大,阻力增加,所以单态中微子速度最快,二态次之,三态最小。
四个以上叠加时,中微子速度已经非常缓慢,排头的一个单态中微子会以光速飞出脱离,所以稳定的只有这三种叠加。
由于光子矩阵震荡高频发生,阻力变化,单态中微子也不能绝对光速飞行,它们之间存在速度差,更何况是多态中微子,所以多态中微子排头一个单态中微子还是会在光子震荡时近似光速飞出而衰变。
也是因为光子震荡,单态中微子还可以重新合成为二态中微子和三态中微子。三种中微子每隔一定周期相互转化。
电子、质子就是中微子在衰变时前面单态中微子原地转向180°,遇到其它中微子夹挤下结合成的。
中微子在宇宙中的平均密度大约是10^8个单态中微子/米^3,这个数值包括所有粒子中的中微子。每平方厘米每秒有10^11个中微子穿过。
电子有两个场口,用来构成电场,和四个排口。六个负单态中微子,边上四个夹住中间两个,形成上下略扁的近似方形的圆角的六面体,上下两面各一个负单态中微子,自旋相反,各自向内吸入光子形成电场,是电子的两个场口(光子入口)。其余四个负单态中微子用各自的边贴在这两个负单态中微子的边上,顺着旋,把吸入的光子排出,是电子的四个光子排口,由于光子排列各向不同,喷出时快慢不同,四个排口的光子总反冲量不等于0,因此电子没有场也可以自由运动,也就是说,上下两个负单态中微子是光子入口,负责形成场和动力,边上四个负单态中微子是光子排口,只形成动力。所以电子有场时沿场运动,没有场时水平和上下都可能运动。
单独的中微子不能形成场,因为中微子的速度和光速一样。
负多态中微子在衰变时,前面的负单态中微子脱离的角度和时间都各有不同,有一种情况是前面的负单态中微子刚好转了180°,与原中微子形成背离直线运动脱离,而恰恰在此时,如果有四个负单态中微子正好对角度撞上这两个中微子,就会因夹挤而结合在一起,形成电子,这四个中微子可以同时碰,也可以两个先碰结合,以后再结合其它两个,单个先碰不能结合。
引力场:电子的八个圆角由于中微子自旋导致与其相邻的光子共旋并沿八角方向用多米诺效应传播形成引力场。
电场:电子上下两个负单态中微子吸入光子时,由于光子之间的间距只有光子直径的几分之一,所以引发光子多米诺效应。电子场的光子横向是以同心圆向四周传播,轴向则是以同样的同心圆向前叠加传播,电场所有光子的自旋轴跟场口的负单态中微子的自旋轴平行。同心圆的中心一个光子逆时针自旋,外圈紧贴的六个光子顺时针自旋,然后再外圈的光子逆时针自旋,如此一逆一顺循环一圈圈向外横向扩张,这就是负电场。正电子和质子形成正电场,每一圆的自旋和负电场一一对应刚好相反。由于电子的上下两个负电场是相反旋转的,任意两个电子场口对场口时,它们的电场是相反旋转的,因此互相排斥。而任意一对电子、质子头对头时他们的光子电场旋转相同,所以相互吸引。电场只有轴向2个方向,引力场有8个方向,但弱很多,原因是电场的光子是全体有序的连续的多米诺传播,而引力场的八个圆角由于光子流进流出影响,引力场的光子是混乱断续中零星有序传播。
磁场:电子沿一定的曲线运动时跟接触到的光子摩擦使光子的自旋顺着电子运动方向,形成跟电场一样的同心圆场,唯一区别是磁场光子的自旋轴与同心圆相切,而电场光子的自旋轴与同心圆的轴平行。磁场也是由光子的多米诺效应传播。
粒子的场作用:粒子通过场的光子传递旋转方向,如果远方的粒子的场自旋与场光子旋转相同则被场光子吸引,相反则被场光子排斥。万有引力只有吸引,因为万有引力的场光子没有同心圆。
电子的运动轨迹是被动竖直吸向原子核再主动切向飞出,这样一圈圈绕着原子核运动,轨迹不重合,而是形成一条锯齿型椭圆带状的轨道。原子最大有7个轨道层,每个轨道层最大有4个带状轨道,相同层的轨道相对平行,相邻层的轨道相对垂直,各元素轨道电子详细排布见另表。
电子的四个侧面每面最大可贴上二个负单态中微子,最少可剩一个单态中微子,单态中微子越多电子速度越慢,轨道下降,单态中微子越少电子速度越快,轨道上升。注意不会四边同时全贴上(除非大量中微子轰击),只贴一个足以改变电子速度。当贴上三个或以上负单态中微子时,后面的负单态中微子会脱离,只剩一个负单态中微子,极端情况下会全脱落,电子湮灭。伽玛射线其实就是中微子流引发电子轨道不停变换引起的。
直径D=1.5514*10^-15米,厚度H=9.8513*10^-16米,
质量M=6*1.1eV=1.17655674*10^-35千克,
重量G=0.510998903MeV=9.10938188*10^-31千克(实验测定)。
寿命:黑洞吞噬下电子湮灭成泛子,大星体事件电子湮灭为中微子、光子、涡子。其它情况电子寿命无限。
与电子结构一样,只是六个负单态中微子变成了六个正单态中微子。有两个正场口(光子入口)和四个排口,能自由运动。
正电子的参数与电子的参数相同。
八、质子p、负质子-p
质子:结构和正电子一样,只是边上的四个正单态中微子换成了正二态中微子。由于质子体积加大,周围光子处于高压缩状态,边上不能再叠加中微子,所以边上中微子导致圆角处光子自旋强度达到最大,数目最多,方向更加稳定,形成的引力场也急剧增大,因此质子的万有引力远比电子大,但质子和电子的质量比为5:3。
负质子:和质子相反,是由四个负二态中微子夹住两个负单态中微子构成。
正负质子都有两个场口(光子入口)和四个排口,都能自由运动。
直径D=1.6817*10^-15米(实验测定),厚度H=9.8513*10^-16米。
质量M=10*1.1eV=1.960927901*10^-35千克,
重量G=938.271997MeV=1.67262158*10^-27千克(实验测定)。
寿命:黑洞吞噬下质子湮灭成泛子,大星体事件质子湮灭为中微子、光子、涡子。其它情况电子寿命无限。
九、中子n、负中子-n
一个电子用场口先吸住一个正单态中微子,再结合质子场口而成。
与中子刚好相反,一个正电子的场口先结合一个负单态中微子后,再与负质子的场口结合而成。
直径D=1.9703*10^-15米,厚度H=1.6817*10^-15米,
质量M=17*1.1eV=3.333577432*10^-35千克。
寿命T=611秒,中子的自旋是整体绕着质子质心旋转。
中微子没有发生接触时互不干扰。有接触时,不管是同性中微子还是异性中微子,都是在自旋相同时吸引,在自旋相反时排斥。当单态中微子叠加大于三个时,中微子只能分裂。
电子间距离大于电子直径时只能排斥。距离小于电子直径时,场口和排口吸引,两口之间有一个负单态中微子时,两电子在吸引处结合,这也是原子核间的唯一结合方式。没有负单态中微子时,如果这两个电子没有结合质子,就可以在吸引处结合,这就是电子简并态。如果其中一个结合了质子就会被质子顶住而结合不了。
质子间距离大于质子直径时只能排斥。距离小于质子直径时,场口和排口吸引而直接结合(不需要正单态中微子)。
通过各自场口吸引,有正单态中微子时结合成中子,没有时,结合处缝隙太大,光子会从这里进入,导致裂开,两个粒子的巨大速度差使得它们立即脱离。由于电子的自由速度是质子的18-54.5倍(根据核衰变发出电子和氦核的能量分布计算出),即使是中子也是不稳定的,最终电子会因速度比质子快而在611秒后分裂,衰变成一个电子,一个质子和一个正单态中微子。
中子的结合过程是这样的,电子先结合一个正单态中微子,速度变慢,这端的场消失,但另一端场口被质子吸引而结合,这种结合因为两个场口之间光子还可以进入而裂开,电子翻滚到质子另一个场口被质子用场口吸住正单态中微子端而形成中子。由于结合了一个正单态中微子,接口处光子不会进出,所以相对稳定。
一个中子的电子的场口先结合一个正单态中微子,再结合另一个中子的质子的场口,形成直线双中子。
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结合,结合方式是质子的场口吸住中子的质子排口,氘核由于质子和中子的电子排口喷出光子反冲而旋转,方向是从电子向质子旋转。
这个中子为什么不会衰变?因为前面的质子喷出的光子阻碍了电子的运动,使得电子转速降低到和质子差不多,所以很稳定,其它的旋转方向一律不能结合或立即衰变。
氘核的中子与另一个中子通过正负场口结合。因为外露电子的速度太快而衰变,寿命12.32年。单中子是绕质子定点转动,而双中子的质子是同时旋转的,所以电子速度差更小,寿命更长。
两个氘核用各自的中子部分的电子和质子直线连接,结合方式是一个中子的电子的场口先结合一个正单态中微子,再结合另一个中子的质子的场口。两个氘核的质子对称分布在两个直线中子的外边。
氦核外露的三个质子和电子喷出光子而推动氦核旋转,方向和电子外露的氘核一致,其它的旋转方向都导致氦核不能结合或衰变。被夹住的一个电子和一个质子因为光子不能进入,所以不能喷出光子而没有动力。
两个氦核的双中子并排,之间用一个负单态中微子加一个电子加一个负单态中微子,跟双中子内部哪个电子的排口结合,锂及以上元素就是以这种方式用氦核或其它核素竖着直线横连成的,因此锂以上的多核原子核其实是一条直线竖立氦核串,而不是园形的。
铍8非常特殊,因为氦的电子轨道和核在同一个圆平面上,两个氦核在低能状态时都处于圆面平行状态,电子很难进入连接,所以低能下不能合成铍8。氦核与其它核接近时,其它核都是球形电子轨道,氦核只能和核外电子结合才能进入其它原子核,所以有了连接电子,很容易结合成新核。三个氦核为什么能合成碳核呢?因为能量提高到阀值后,两个氦核轨道平行状态被打破,两个氦核电子轨道出现了垂直状态,所以这个时候可以氦核结合连接电子了,于是铍8在高能时被合成,而且轨道不再是平面而是球形,由于碳核的结合能低于铍8,所以氦核马上与铍8结合形成碳核,所以高能下铍8还是不能存在。
氦核的两头不能再结合中子或氘核,一是半径变大速度差变大,二是中子部分被夹电子和质子没有光子交流结合力变弱,所以立即脱离而衰变。
氦核中子的外露质子可以结合一个电子,这样氦核变成对称氘核,电子转速和质子一样而不会衰变。此时氦核含四个质子三个电子但整体不带电,相当于四个中子,大元素原子核的中子就是以这样的结构出现的。
寿命:黑洞吞噬下原子核湮灭成泛子,大星体事件原子核湮灭为中子、电子、质子、中微子、光子、涡子。其它情况原子核寿命无限。
宇宙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密度换算成氢原子大约是10个/米^3。
任何正反粒子的参数除了自旋或内旋相反,其它参数包括质量、重量、大小、寿命、能量、密度、场力等等都一样。异性元素会相互吸引而湮灭成中微子,所以单个恒星系内的所有元素都是同性的,只有在不同恒星系才会出现反元素。同性元素因万有引力或电负性差异吸引。
十一、宇宙演化
宇宙的演化参考相关书籍,这里只说明重要的和纠正错误的。混沌开端到中微子合成结束这一段不再重复。
宇宙演化到中微子完成后,光子的密度大约是1*10^47个光子/米^3,中微子的密度大约是10^8个单态中微子/米^3,此时没有元素产生,虽然中微子在碰撞间光速直行,但是中微子的直径大约是5个光子直径,所以碰撞的几率大约是1/10^30,近乎于0,这说明中微子云演化到氢云的过程是极其漫长的。
宇宙从中微子完成合成到原始星系形成有三个结构,第一个结构是中微子每隔几百千米形成一个可移动的碰撞汇聚域,叫中微子云,宇宙中这样无限的中微子云形成了初始云。第二个结构是初始云从几百万光年直径汇聚收缩到几十万光年直径的原始星系云。第三结构是原始星系云分裂成数千亿个直径约数十光年的原始恒星云。
中微子在宇宙空间平均每隔约几百到几万千米的距离形成一个碰撞汇聚域。因为域内中微子并不是黏在一起的,而是像鸟群中的鸟一样乱飞,因此中微子云是随时移动的,其次中微子云中的中微子只要不发生内碰,就会飞出中微子云,中微子云也拦截飞往这里的中微子,极端情况下点中微子云会解体消失,总体来说中微子云是不断增大的,中微子云之间是中微子更稀薄的区域。氢元素就是在中微子云的最后阶段合成的(开始和中期不能合成,没有达到阀值浓度)。宇宙空间在每隔几百万光年直径区域以这样的中微子云形成一个初始云,由于碰撞在初始云中心域概率大,边缘概率小,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初始云中心域飞的中微子大多被拦截,往稀薄的边缘区域飞的很难拦截,而是以光速飞到别的初始云中心域被拦截,这样各个初始云中心域的中微子越来越浓,中微子云越来越大,边缘的中微子云越来越稀薄,边缘的中微子云因为缺少中微子补充而逐渐消失,所以看起来像,初始云在每个几百万光年空间分裂,逐渐向中心域几十万光年直径区域收缩。
初始云向几十万光年中心域收缩时,并不是在中心一个点汇聚,而是在几十万光年的空间里形成数千亿个直径几十光年左右的恒星云汇聚收缩域,所以从宏观看起来像,初始云向中心域收缩时,中心域又分裂成数千亿个数十光年直径的区域收缩。随着时间推移,每个中微子云的中微子越来越多,达到一定阀值后正负电子、正负质子开始产生,并同时开始合成氢和反氢元素,不能合成氦以上元素,氢的产生标志着星云正式诞生,初始云中心域形成原始星系云,原始星系云又形成数千亿个原始恒星云。自然宇宙中,形成的正负中微子数目是相对平衡的,所以生成的正反粒子数目也大致平衡,但在每一个中微子云,因为正反粒子湮灭,所以只能存在一种粒子,要么全是正氢元素,要么全是反氢元素,但不同的中微子云,正反元素大致平衡。氢形成以后,由于氢的场对中微子有吸引作用,初始云向原始星系云转变加剧,原始星系云也加剧分裂成原始恒星云,向各自的恒星云中心收缩,星系云外空间逐渐接近超级真空。因为不断有正反粒子湮灭,所以原始恒星云开始发光。
中微子云内的氢合成越来越多,吸引的中微子也越来越多,不断合成粒子,正反粒子湮灭,再合成,最终或正的或反的粒子占上风,直到汇聚成直径几百千米的同性氢球,反粒子全部湮灭,这时原始恒星云收缩完成,里面分布着正的或反的氢球,氢球的形成标志着原始星系云和原始恒星云发育完成。
原始恒星云直径:1-300光年,平均密度10^7--10^8个氢原子/米^3。原始星系云直径:1-100万光年。
在这个阶段,原始恒星云氢球中的中微子合成氢元素的概率已经很低了,中微子汇聚方式结束,每个氢球由于万有引力作用,向恒星云中心汇聚,异性氢球因碰撞再湮灭成中微子,中微子又重新合成氢,不断反复直到全部变成同性氢,最终汇聚成一个同性氢球--恒星,恒星的形成标志着原始星系正式完成。大于太阳质量0.08倍的恒星开始核聚变反应发出光和热。宇宙中恒星的质量在0.08-150太阳质量之间。原始星系中,一般情况下中心区域恒星质量大,越边缘恒星质量越小。
质量大于0.08倍太阳的恒星都能够启动氢核聚变反应生成氦,质量越大压力越大参与聚变反应的部分越厚,不反应的壳层也越薄(比0.08的小恒星还薄),越近中心反应越剧烈,恒星温度越高。
坍塌核聚变:中子星是核外电子被压进原子核,使氦核中子化,从而使原子核中子化成为中子星,核外剩余电子两两结合成为电子简并态。黑洞则是原子核直接压散成涡子,涡子继续被压合并增大,再边合并边吞噬而形成的巨大连体漩涡。
太阳质量M⊙=1.9891*10^30千克,直径D⊙=1.3926*10^6千米,
恒星质量:0.0721--215M⊙,平均质量5M⊙,
矮星0.01--10D⊙,巨星10--100D⊙,超巨星100--1000D⊙。
太阳系直径60-100-20万天文单位,最外的边界3光年。
太阳系平均密度1.58*10^18个氢原子/米^3。
超大质量恒星坍塌爆炸时,不仅电子、质子、中子被压塌还原成中微子,巨大压力还同时把中微子压塌还原成涡子,涡子也不能幸免,自旋相同的涡子被巨大压力合并增大,随着合并的不断进行,这个连体漩涡越来越大,同时把两面的物质吸入,碾碎还原成泛子不断扩张自己的体积和能量,最终形成无比巨大的连体漩涡--黑洞。黑洞没有万有引力,漩涡的吸引力必须接触才会发生作用,对非接触的物体作用力为0。黑洞的万有引力来源于漩涡的边缘,在这里泛子重新合成涡子,涡子合成光子,再利用光子合成中微子,中微子再合成电子、质子、中子和氢,以及他们的反物质,最终反复湮灭再生成,形成巨量同性粒子,在黑洞边缘围绕黑洞旋转,形成黑洞的超级万有引力源。
黑洞在压力或高速碰撞下可以合并成为银河系银核那样的巨型黑洞,也可以靠吞灭恒星吸入物质和能量成长为巨型黑洞。在孤立情况下,由于黑洞平均能量高于暗物质平均能量,暗物质是无法支撑黑洞的,而边缘同性氢也会摩擦消耗黑洞,所以这时黑洞会慢慢向暗物质缩放能量,逐渐变小,如果没有干扰,最终变成涡子,当然这种情况很难发生,因为萎缩部分的泛子会先合成涡子,再合成光子,中微子,最终合成氢或反氢,在原黑洞部分形成远大于原来的万有引力源,把原始星系中的其它星体吸引过来吞噬掉,黑洞达到最小值,原始星系逐渐毁灭。
原始星系中的超大质量的恒星(一般中心区域多,边缘少)在百万年后,核聚变停止收缩坍塌引发更高级的核聚变,产生了所有元素,并随着恒星的爆炸抛向周围的恒星,被捕获而成为这些恒星的行星。
由于有很多行星跟地球的条件一样,地壳运动利用水、二氧化碳、硫的辅助等等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下不断产生有机物,包括石油、煤等等,当然还有比例很小的氨基酸,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氨基酸越来越多,被雨水不断带入大海,海底火山和板块运动也不断生成氨基酸,海洋的氨基酸浓度越来越高,遇到一些合适条件,比如热带海边酸性的温泉就开始合成蛋白质,随着蛋白质的分解再合成,不断循环,终于在海洋首先诞生了很多类似核糖体这样的功能蛋白质,于是细胞诞生了,氨基酸合成由地壳运动合成转变到植物合成为主阶段,细胞并最终进化成人类。
11.6原始星系的灭亡
宇宙最初形成的原始星系直径大约在1-50万光年,星系间距离数百万光年,是不规则的球状、椭球状,最少有上亿颗恒星,其中有的是正氢元素恒星,有的是反氢元素恒星,有超巨星,有星云,也有超巨星爆炸留下的黑洞、中子星,星际尘埃,当然还有人类。星系中的恒星都带有行星,都有自旋。恒星最初是不规则运动,偶然会相碰,剧烈爆炸,质量大的形成黑洞,到了晚期,各恒星的核聚变相继停止,万有引力引发的碰撞也越来越频繁,一般是在星系中心形成一个黑洞群,其它恒星被吸引过去吞噬,由于吞噬的不平衡导致某个黑洞越来越大,边缘的万有引力越来越强,慢慢地把星系中剩下的黑洞、中子星、恒星和其它残骸吸引过来吞灭,原始星系灭亡。由于暗物质不能支撑这么大的黑洞,所以泛子从边缘溢出,重新生成涡子、光子、中微子、电子、质子、中子、氢以及它们的反物质,这些氢再在黑洞边缘汇聚成新的恒星,绕黑洞边高速旋转。这些恒星和氢云随着黑洞的成长慢慢增多,有的在边缘旋转,有的像龙卷风一样被甩出,形成螺旋臂结构,最终形成我们现在这样的标准星系--螺旋星系,其它形状的星系要么是螺旋星系的不同类型或成长的不同阶段,要么是螺旋星系间碰撞形成的主体或残骸,要么是星际尘埃汇聚成的。螺旋星系灭亡时和原始星系一样会生成一个新的螺旋星系,如此永恒循环,星系中心的黑洞永远不会灭亡,只有随星系循环周期大小变化。
人类、动物将以量子生命的方式存在,但竞争永不停息。
星系直径在3300光年--49万光年,平均10万光年,星系间的距离约200--600万光年,转换为氢原子的原子平均密度是2*10^6个/米^3,中微子平均密度10^8个单态中微子/米^3。
十二、暗物质流体计算
15.1.1利用可测量粒子的精确数据直接计算暗物质、涡子、光子、中微子的相关变量。
15.1.2再矫正计算电子、正电子、质子、负质子、中子、反中子的相关变量。
15.1.3间接计算原子、反原子的相关物理化学属性变量。
(3)涡子切向、径向、轴向的速度和加速度,角速度。
(4)涡子和暗物质的密度、压强、压力、能量,涡子的长宽高。
(2)近似计算(差分、渐近等)。
计算出相关变量的包线,从而详细解密暗物质、涡子的参数,从而推算其它粒子参数。
(1)遵守定律:万有引力、电场力、磁场力等力作用下的牛顿三大定律、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瞬态动量守恒等物理规律。
(2)边界:固体边界、流体边界:静止边界、平动边界、旋转边界、振动边界、形变边界、扩散边界。
本来边界是用来启动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数值解的,但实际上边界内解域的一切可根据定理、定律写出的方程都可以作为边界方程启动差分方程。
这里主要说明一下仿真方程的边界方程,可以是精确函数,也可以是近似函数,还可以是估值函数,甚至为了修正某些缺陷和错误还可以用错误的构造函数(仿真边界方程),先逼近宏观精确可测变量,再修正大的变量,直到再也修正不了为止。边界方程的界域只要满足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数值解能够启动计算即可选择,比如一个小曲线段,小曲面,更何况一个体域,甚至这些域不需要连续,只要间断点误差小于计算误差要求就行了。
15.5最终采用:非粘流体的欧拉仿真模型的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数值解。
1.用N-S方程的分量式(修正)和力平衡方程的分量式作为计算机数值模拟解的基本方程。
2.1用实验测量不同液体漩涡的轨迹来模拟逼近涡子仿真边界方程。
2.2用卫星测量大气漩涡的轨迹来模拟逼近涡子仿真边界方程。
2.3用前两个方程矫正后得到最终涡子仿真边界方程。
3.用1.和2.3方程,采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算出涡子的各个变量的空间分布包线(压力F分布,压强P分布,速度V分布,密度分布,能量E分布)。这个步骤是反复的,先算变量分布包线,再矫正边界方程,再由矫正后的边界方程重新计算,直到算出涡子尺寸组合成质子后,符合实验测出的质子半径为止,因为电子的骨架没有质子稳定,实验测出的数据误差太大,所以不能用电子半径比较计算。
4.通过3.的分布算出涡子在各种缺损下的恢复时间,空间位矢偏移。
5.由涡子的各个变量包线,推导计算暗物质的相关变量。
6.最后精确计算各种粒子的变量。
注:1.氢原子密度是指所有物质换算成氢原子来计算的平均密度。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本源花草和宇宙的本源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