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描写春天的一段话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关于馄饨想说的话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周六早上,和父亲一起去南市找老味馄饨。
2、我对馄饨情有独钟。小时候住西湖村,后面平湖里包子铺卖馄饨,母亲总带我去吃。馄饨馅很少,皮居多,几乎就是片汤,但是馄饨汤味道鲜美,馄饨皮晶莹剔透口感顺滑。天津人把吃馄饨不叫“吃”,叫“喝”。更显出来汤的重要和皮的滑。因为汤多,大部分人都不会喝完,要留上小半碗。我则从来都要喝到碗底。和我母亲讲,都是咱们花钱买的,当然要喝完。小时候喝馄饨配包子。那时我年纪小,一开始是买二两剩一个,后来长大了就买三两剩一个。那时候平湖里包子铺很火爆,我学会了占座。一进门我先去占座,母亲去买馄饨和包子,分工明确。1990年,我搬家到万新村,母亲还带了平湖里包子。放在油锅里煎黄,放在盘子里,端在窗台上。我一边吃包子,一边看着楼下新鲜的景色。在浓浓的香味里,我过渡到了新的环境。??
3、比云吞肉馅多一些的,叫做云吞。不知道云字怎么解,也许是鼓胀起来的云吞有几分和云朵相似,姑且这么以为。第一次吃云吞,是父亲带着母亲和我去劝业场附近的广东菜馆。因为肉馅更多,云吞的味道很浓,口感也更满足。而且云吞汤里吃出了海蛎,被我以为是珍馐。那之前,我随父母去过北戴河,吃过海蛎,所以认得。后来,我也一直偏爱海蛎。去厦门要吃海蛎煎。在家,市场上遇到了,也愿意买。可是,那样的云吞只吃过那一次,后来就再也找不到了。??
4、这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在莫名其妙的变化。不知道什么时候起,馄饨这个词几乎消失了。楼群里市场上的早点铺,卖的都是清一色的云吞。找不到馄饨的身影。至于馄饨为什么消失,可能是因为那个时代随着人们变得富裕,都能够多吃得起一口肉了。只是对于我来说,再大的馅,也找不到广东菜馆里云吞的珍馐感。?
5、前些年,云吞开始分出了大馅小馅的区别。小馅云吞以皮为主,馅只是少少抹在皮里。煮开以后盛在碗里也是层层叠叠。只是我看着,怎么也还是和记忆力的馄饨不大一样。哪儿不一样,又说不出来。再后来,馄饨这个词又出现了。南市食品街两家早点铺,一家老幼乐、一家炉炉香,都卖馄饨和包子。这是小时候的搭配。
6、我们选的炉炉香。主要是因为人多,一个不深的长条店面,来来往往人不停。他家最大的特色是烧饼,各种馅品类很多。我们点了两碗鸡蛋馄饨,一个豆馅烧饼,两个孜然羊肉烧饼。可是,馄饨端上来,我怎么看着还是小馅云吞的感觉。在这家经营了三十多年的老店里,也没找到馄饨的影子。??
7、父亲说,馄饨讲究不能有油星,汤要干干净净。汤里要加海米,这碗馄饨吃到碗底也没发现海米。如果说这都是瑕疵。那父亲还说了一句彻底否定的话——汤里没放冬菜。
8、冬菜绝对是云吞或者馄饨的灵魂。冬菜是一种腌制食品,国内很多地方都有。大约有川冬菜、京冬菜、津冬菜之分。津冬菜原产静海,是用白菜切小丁加盐发酵,再加蒜泥装缸继续发酵到第二年冬天。冬菜口感有几分软几分脆,有蒜香有咸香还有白菜的清香。加在汤里,不光味道好,口感也丰富有趣。之前在营口道上班,单位附近老永胜包子铺卖云吞,冬菜放在出菜口自取,我总要重重加上几勺。更多的早点铺,是提前抓好冬菜紫菜海米调料放在碗底,单等云吞煮熟了沏在碗里。??
9、刚兴起云吞的时候,大多用砂锅。所谓美食美器。虽然是平民阶层的食物,但是砂锅的加持,也让云吞高级了不少。但是,砂锅清洗不易,成本又比较高。后来越来越不流行,都换成了小铝锅。砂锅更多的保留在烧烤摊里的砂锅豆腐里。??
10、有的云吞还不叫云吞,叫菱角汤。最近天津早点在网上活了,有人调侃说菱角汤里没菱角。这是实话。叫菱角汤是回民店铺的做法,为了区别汉民店里大肉馅的云吞,改牛肉做馅,取云吞中间鼓、形似菱角的特征,名之菱角汤。由于信仰习俗的不同,在清真店里,如果点餐是说云吞,一定会被售货员纠正。
11、第一次去吃菱角汤,记得是在2004年年底。我刚调动工作,每天早晨七点就要到岗,晚上八点多才能下班,感觉苦不堪言。那时候,父亲上班也要先坐公交,然后赶班车。一天早晨,父亲说带我去罗锅豆腐吃菱角汤。深冬的清晨六点,天还黑着,我们上冷冷清清的公交车,半小时后下车,又走了十几分钟才到。掀开厚厚的棉门帘,店里也没有几个人。父亲要了两碗菱角汤,告诉我菱角汤这个名字的来历。牛肉馅的云吞果然比猪肉馅更瓷实,吃了以后感觉更饱。吃过之后,我走十来分钟就到单位,而父亲还要再去赶班车工作的地方,要在市区的边上。那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作为男人,我们都是要甘心于为生活奔波的。时至今日,我虽然有时会心烦,但从不以工作上的辛苦为苦,应该说那碗菱角汤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12、?关于馄饨或者云吞的名字,在各地的叫法也不同。四川的抄手,和云吞基本是一个性质,只是天津云吞绝不加红油。福建的扁食也就是云吞,当年在厦门鼓浪屿吃东西,问扁食是什么。老板娘是北方人,直言告诉我们,就是馄饨。一度开遍大街的上海吉祥馄饨,也皮比云吞更厚、馅比云吞更大。所以,馄饨云吞之分,很可能确实不是按馅大馅小来分。也有的说,云吞馄饨其实是一回事,粤语里馄饨发音与云吞一样,所以有云吞一名。只要看广东的馄饨面,那杂在面条里的,妥妥的和天津云吞差不多。??
13、有一次在苏州,酒店里的早餐提供煮馄饨和汤面。苏式汤面的劲道和广东竹升面有几分相似。一个来自广东河口的同事,问服务员要馄饨面。服务员说没有。同事问你们有馄饨吗?服务员说有。同事问,你们有面吗?服务员说有。同事再说,那我要馄饨面。服务员恢复了原来的答案,没有。我在一旁和服务员说,把馄饨放在面里煮不就得了。服务员依旧说不行。?真是怪了。我实在想不通服务员的执念到底在哪里。??
14、这个小故事在我脑子里记了很久。直到今天写下来时,我突然有念头闪过。其实服务员不可能,点一份馄饨一份面,自己混在一起,不就得了?当时,我们谁都没想起来这个办法。??
15、不同地域的人,对食物的执念,可见一斑。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