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农资讯

广州花市的历史和演变 细说广州百年花市岁月情浓

大家好,关于广州花市的历史和演变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细说广州百年花市岁月情浓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1、年卅晚,行花街,迎春花放满街排,朵朵红花鲜,朵朵黄花大,千朵万朵睇唔哂。阿妈笑,阿爸喜,人欢花靓乐开怀……随着这首老广们耳熟能详的儿歌传遍大街小巷,又到了一年一度“行花街”迎新年的时候了。

2、广州有一句古话,“行过花街才是过年”。“行花街”是广州的方言,是指“逛花市”,它是广州年宵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广州迎春花市已经延续了数百年,是广州人心中的一个盛大的祈福仪式。

3、图为清朝外销“通草画”中的街头卖花的情形

4、花市始于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时称“花圩”。据明末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记载,明代五羊门(今黄沙后道谊园处)对岸有称花渡头者,“广州花贩载花入城,从此上舟”。十九世纪的咸丰、同治年间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年宵花市,成为广州人年卅晚的重要节目。

5、花贩子载花入城,形成“水上花市”

6、民国期间的广州花市,当时人们喜欢戴礼帽

7、上世纪30年代,广州花市上时髦的少妇

8、解放前过年时,广州最热闹的去处是花市,那是庙会的广州版本。西湖路花市的前身是“双门底”花市,当时即使是抗日战争时期,天天有日本飞机在头上乱飞,保不准啥时就扔下颗炸弹来,广州市民也还是逛他们的花市买他们的花。

9、1938年除夕,战火纷飞中的广州花市

10、解放后迎春花市陆续在各区形成规模,设有教育路、东川路、西关、滨江路、芳村、黄埔等大小不一的花市,每届花市游客均超100万人次,蔚为壮观。

11、1955年广州永汉路花市,街坊在选购盆景

12、20世纪60年代,是广州花市的第一个鼎盛时期。1960年,全市花市增容至4个,当时国家领导人经常光临花市,与民同乐。“文革”临近时,许多地方的迎春花市都充满了“革命气息”,当时行花街常常见到“非洲人民站起来”以及“将革命进行到底”的标语。

13、1966年,“文革”前最后一届花市,用花卉搭建的火炬,显现出时代特征

14、到了1980年代,广州迎春花市迎来了第二个鼎盛时期,这个时候,洋花进来了,迎春花市进一步扩大。根据风俗,花市结束,花农必须把售不出去的花砸烂。2000年,越秀区说服客商把花农卖不出去的花都买下送给老人院的孤寡老人,此“护花活动”后来得到了广州其他花市的效仿,广州花农沿袭了一两百年的除夕夜过后摔花砸花的陋习,戛然而止。

15、1989年教育路迎春花市,国人对于“歪果仁”十分好奇

16、迎春花市每年农历腊月廿七开市至除夕夜零时结束。除夕夜是花市的高潮,恐怕是缘自民间盛传的"夜趁花市,可望以后夜行无忌"的拜花之心,于是年夜饭后,送旧迎新的市民或全家出动、或呼朋唤友行"花街",人们摩肩接踵,场景浩大。

17、鲜花春意勃发,千姿百态,带来新年吉兆

18、无花不成年,广州人尚花成风,买花过年也颇有心思:买桃花意为行桃花运;买年桔意为大吉大利;买牡丹意为花开富贵;买五代同堂意为人丁兴旺……

19、传承着浓郁岭南文化的羊城花市,随着时代的变迁增添了许许多多新的形式和内容——昔日花农的队列中出现了学生、外来工、生意人、下岗工人的身影;

20、年轻学生加入花市行列,出售文创礼品

21、花架上也由往年传统的桃花、柑桔、水仙、菊花到现在的蝴蝶兰、猪笼草、五代同堂、郁金香、富贵鸟以及各种水培花卉;花市的摊位除了摆买各种花果外也多了各式应节饰物和各种科技玩意,成为广州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