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农资讯

天津买花去哪里,再也回不去了

大家好,关于天津买花去哪里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再也回不去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昔时城墙变通路

往日繁华如云烟

老城里是天津文化的发祥地,是天津人的根,每一个天津人都对“老城里”有着非比寻常的感情。

如果你想探寻这座城的来历,如果你想感受这座城的厚重,如果你想回味这座城的辉煌,如果你想记住这座城的屈辱,如果你想见识旧时的深宅大院,如果你想怀念儿时的市井烟火。天津老城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是最生动的解说。

不论天津老城里是古旧的,还是崭新的,它都用未曾改变的格局和气质,牵动着整座城市的情怀与回忆。

别看天津建卫史只有600多年,其实它是个实打实的古城。

不论是隋唐的“三会海口”,还是金代的“直沽寨”,还是元朝的“海津镇”,天津因水运而兴盛,逐渐发展为漕粮、军事重地,也使得各地富豪商贾陆续云集天津老城里

按照古代城郭的建设逻辑,为了防止野兽侵扰居住地,也为了防御敌人的进攻和控制人口,这城墙不仅要建,还要足够的宽阔结实。

那么,为什么如今西安等地的古城墙可以成为地标性景点,而天津的城墙却不见踪影呢?

其实,天津真的有过城墙,而且我们至今还能看到城墙的“影子”。

明代永乐二年(1404年),天津设卫筑城,自此正式开启“天津卫”历史。这个时期的天津就已经有城墙了,不过还只是土墙。从高空俯视,城区为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所以当时天津也被叫做“算盘城”。

明弘治六年(1493年),天津重修城墙,在土墙外用砖石包砌,并且重建了四门城楼,分别提名为:“镇东”、“定南”、“安西”、“拱北”。由于北门直通京城,所以“拱北”最为壮观。

于是,便有了“先有大直沽盐粮兵屯,后有天津卫干戈拱北”的说法。

后来到了雍正年间(1725年),海河洪灾致使城墙坍塌损毁,长芦盐运使莽鹄立请盐商安尚义、安岐父子捐巨款重修天津城。

重建后的天津城墙周长9.3里,降低城墙高为2.4丈,加宽城墙基座厚度为3.2丈,增强了抗洪、防御能力,为了表彰安氏父子,“卫安”被写在了西门匾额上。

看见天津盐商的实力了吧?奉旨独资修城墙!

这是天津城墙最辉煌的时刻,但此刻的城墙一定也没有想到,200年后,因为它的太过优秀,反而影响了寿命。

自明朝建卫以来,天津的军事、政治、商贸地位不断提高。安稳蓬勃的经济环境,不仅吸引了富豪商贾云集,府衙机构也纷纷迁往天津。当时的天津老城里被十字主干道划分成四块均等的居住区,即:东北角、东南角、西北角和西南角,十字街在鼓楼交汇。

由于东门多府衙等官方机构,北门多富贾商号,所以东北角和东南角多为恢弘的四合院建筑,老城里也形成了“大街四,小街四,里巷一百有六”的格局,正因如此,在解放前天津“北门富、东门贵、南门贱、西门贫”的说法开始流传。

时间到了1900年,天津被迫见证了近代百年屈辱史。天津的老城墙曾经被义和团和清朝官兵当作“制高点”,完成了唯一重创八国联军的战役,但终究没有抵御住入侵者,从此,天津老城墙成为他们的“眼中钉”。

(扒城墙,图片来自天津市档案馆)

八国联军攻占天津后,都统衙门提出:“基于军事目的和卫生原因,决定报告联军各国司令官,请求下令拆除天津城墙。并请瓦德西伯爵阁下在以后中国与列强进行协商谈判时,加入下令今后永不再修建城墙的条款。

于是,天津成了中国第一座拆掉围墙的城市。

后来,天津在原来城墙所在地建成了东、南、西、北四条围城马路,天津卫老城里的格局几乎没有变化,我们也得以遥望当年天津老城墙含着屈辱远去的身影。

往日繁华成过往

很多人说天津的道路,不分南北,只有左右,而围拥着各官署机构兴建的老城里居民区,却是难得的四四方方。

1912年,天津道衙门、天津府公署、天津县阁等旧官署衙门被拆除,改建为民居建筑。

天津老城里在经过了八国联军入侵、“壬子兵变”和奉君败退时的几次烧杀抢掠后,有钱的商贾之家早已经对这块地方心有余悸,纷纷逃往租界生活。

从此,老城里逐渐衰落,褪尽浮华,只留下一串串地名,诉说着往日的风光。

比如,因紧邻衙署机构而被命名的街道和胡同:

道署东箭道(总督河道都察院公署)、府署街(天津府衙门)、县署后街(天津县衙门)、镇署大墙胡同(天津镇总兵官公署)、运署西街(长芦盐运使公署)等。

西北角一带的:有右营前(右营守备署)、城守营后(城守营都司署)等。

还有东北角附近的河营前胡同等系列街巷等等。

当然,老城里不仅有官气,财气,还有厚重的文气。

文庙、问津书院、汇文书院、中营小学等为天津培养了大量人才,严修、张伯苓、林墨青、刘宝慈等教育家都在老城里留下足迹。

其实,老城里的贵气也并不高傲,铁匠胡同、盐店胡同、大水沟、石桥胡同、板桥胡同、九道弯胡同、张志尧胡同、李夫房胡同等等,这些平凡的字眼儿,构成了老城里的根基,也展现出老城里平等、包容的气质。

正因如此,老城里才没有因为官署衙门的拆除与富商的迁移而彻底沉沦。在阅尽千帆,尝遍荣辱后,老城里回归了从容的平淡,却仍旧守着一份体面的规矩。

比如,老城里的小贩就不同于其他地方,即便夏日炎炎,也很少有人光膀子胡乱吆喝。因为他们知道附近也许就住着官老爷的家眷,或者深宅大院的小姐,如果撞见,难免不雅。

小贩们自觉地规矩体面,是给了客人面子,那么客人也就自然会多照顾小贩生意,给小费也大方。

天津女士很爱买芭兰花和晚香玉,这两种花不仅美丽,还香气绵长,是天然的持久型“香水”。

旧时候的天津没有“卖花姑娘”,卖花的都是中年男子。他们将花小心地摆放在提盒内,走街串巷的吆喝,“芭兰花哎……晚香玉呃”,细声慢调,一字三转,吆喝得优雅又好听,然后把盒子放在附近的空地上,女士们就可以自己出来挑选了。

而大宅门家买花自是不必通过小贩的。隔三差五,会有专门的送花婆子将鲜花送进院中供人挑选,一段时间过后再“算总账”。

旧时候赶着牲口车卖白菜的小贩也很讲究,冬天的白菜在卖出去之前绝对不会冻伤,卖的时候会当着客人的面儿,把菜帮子削下来再上称,买卖规矩又仁义。

在老城里表演的艺人们也规矩,能耐不小,也卖力气。老城里看表演的人也规矩,几乎很少有人“白嫖”。艺人们挣得都是辛苦钱,呼哧带喘的拿着盘子到你面前,你扭头走了,当时是很被老城里人所不齿的行为

新中国成立后,天津市貌焕然一新,“老城”成为天津的一小部分。而老城里的大宅门也逐渐消失,有的改建成为工厂或者办事处,更多的被切分改造成了大杂院供更多人居住。

而随着人口逐渐扩增,大家不得已再次私自改建住宅,有人加盖了小阁楼,有人在院儿里盖厨房,很多大宅院被彻底改了面貌,老城里再度热闹了起来。

1949年以前,老城里人吃水非常困难,由水铺专人送水,论水筲售卖,价格非常。解放后大杂院终于也装上了自来水。

收水费的大姨挨家挨户收钱,全院儿共用一个水表,不论用的多少,全按人数平均分摊。但这样也比水铺买水便宜得多,而且邻里关系亲如一家,根本没人抱怨不公平。

(图片来源于@天津一快乐不倒翁)

在老城里解决大家吃饭问题的是官银号菜市场,其在清末就已经聚集了几十家摊位,蔬菜、肉类、蛋禽、海鲜水产等店铺应有尽有。什么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草窠里蹦的在这儿都能买到,一直到2003年被拆,这里都是全天津最出名的菜市场。

除了官银号菜市场,五和百货商场中也有老城里人挥之不去的记忆。这个商场有三层,一楼二楼卖东西,什么钟表眼镜螺丝帽,服装鞋帽棉裤套,金银首饰电器电料,种类齐全还不贵。

原来像“同升和鞋帽店”、“乐仁堂药店”、“四远香糕点店”这种名店都在商场旁边单独营业,眼看着商场日客流量好几万,也就一起并入了五和百货商场。

老城里经过了1992年的北马路拓宽和1994年的危陋平房改造,到了2003年老城被整体拆迁改造。

历史往事,老城故事,民间轶事都只能被讲述,而再难去体验,也正因如此,人们总是会回忆起大杂院里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儿。

记得那时候,会点炉子是个特别值得骄傲的技能。谁家要是冒半天烟也不出火苗,准得获得善意的嘲笑,可嘲笑归嘲笑,人家也肯定帮你把炉火生好。

(图片来源于@介似天津卫,摄影@阿格特拉佐)

冬天炉子在屋里取暖,夏天炉子就搬院里做饭。到了饭点儿,全院儿人都搬着小桌子坐在拥挤的小院儿里,互相客气客气,一起闲聊、乘凉、吃饭。

虽然家家都不富裕,日子却悠闲又自在;既然家家都不富裕,自然也就没有了焦虑。

那时候一下雨,家家户户都成了“三级跳坑”。雨季之前,就会有邻居互相提醒着把床铺垫起来,下雨后也总有热心人在院儿里垫几块砖方便行走。

这个垫砖儿可不是搞小动作那个“垫砖儿”啊,咱老城里人从来就敞亮。

那时候家家户户的男士都是多面手,他可能不管带孩子,但是他得垒煤球池子;他可能不会做饭,但是他得扛大白菜;他可能晚上好(四声)和朋友打会儿牌,但是他也能帮邻居劈柴。

早晨大家一起在公厕排队,晚上一起在自来水管子前面洗洗涮涮。

有人自己都纳闷儿,老城里大杂院的生活明明脏乱差,为什么却常常想回到过去呢?

大概是邻居王奶奶做饭太香,隔壁赵叔叔讲得故事太逗,院子里的小伙伴玩儿的够好,这些人间烟火市井风情,逐渐遮掩了腥臭与尘土。

记忆总是如此神奇,它会尽力为你留下美好的记忆,也提醒着大家,不必对生活中的瑕疵太过在意。

2003年,随着最后一间危陋平房的拆除,天津老城里终于完成了自己600余年的使命。除文庙、广东会馆、老城博物馆等建筑,其余基本全部拆除。

如今,崭新的“老城里”保留了之前的整体架构和肌理,延续了老城遗韵与人文气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此处交融碰撞,生发出更具魅力的沽风卫韵。

它由由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北马路围合而成,周边地铁环绕,有几十条公交线路贯穿其中,庞大的高层小区体系不仅容纳了“天津土著”的回迁,也吸引着来自各地的“新天津人”。

冯骥才曾说:老城厢作为天津的摇篮,蕴藏着浓郁的民俗民风和文化艺术精华,堪称天津城“活化石”。

也许很多年轻人并没有亲眼见过老城,但钢筋水泥遮掩不了老城里独特的厚重感,即便你不是出生在老城,也并不妨碍你对它的感情,因为老城是天津这座城市的魂与根。

如果想念它,不妨陪着家中老人逛逛老城博物馆,“天津老城里”就在每一寸砖瓦的罅隙中,在每一件古物的遗韵中,在老人絮絮叨叨的讲述中,也在每个天津人的血脉中。

参考资料:《犄角旮旯天津卫》,北方网

关于天津买花去哪里,再也回不去了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