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天天苗木网,苗木大数据已渐行渐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去年,苗木圈里最活跃的并不是苗圃和经纪人,而是苗木电商。从论坛到展会,处处都有他们的身影,有人用“群雄逐鹿”来形容现在的苗木电商行业。在这些电商平台传播的声音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也许就是“苗木大数据”了。对于农耕文化深厚的苗木行业来说,“大数据”这个词显得有些陌生。何为“苗木大数据”?它能干什么?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未来会如何表现?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这些问题经常被苗木圈的朋友们提及,那我们就不妨翻一翻“苗木大数据”的底牌。
1.苗木大数据是土壤
维基百科对大数据(Bigdata)的解释是:数据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人工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截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人类所能解读的形式的信息。说得通俗一些,就是通过很多来自不同维度的数据来描述一个事物或者人。记者采访过多家苗木电商网站和业内资深人士,他们对“苗木大数据”的描述可以总结成:通过对苗木交易数据的收集,汇总成各种可预判的习惯和规律,比如一个公司或个体的交易偏好,一种苗木产品的价格变化趋势、交易者的信用评价等等。
掌握了苗木大数据,就如同拥有了显微镜和望远镜,能让从业者看得更远、更细,从而为自己的商业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电子商务领域,大数据的应用已经初见成效。淘宝、京东收集了人们的交易数据,可以准确地推送给用户可能感兴趣的商品;微信、微博收集了人们的社交数据,可以为你介绍可能感兴趣的人;凤凰、网易等新闻客户端收集了人们的阅读数据,可以为你推荐可能感兴趣的新闻资讯。
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说过,大数据是土壤,是基础设施,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人们会构建更加高效的商业模式。苗木大数据和其他大数据一样,会为每一个在数据库中的人或公司进行多元化的描述,姓名、年龄、位置、信用、偏好、习惯都会被客观地记录和表达。
深圳爱淘苗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CEO张卫华告诉记者,如果苗木大数据被建立起来,苗圃就不会盲目地生产造成库存积压,采购商也不会为买不到合适的苗子叫苦不迭,每个交易者的信用可以用数字来衡量,买卖双方的交易成本变得非常低,对大家都有好处。这就是苗木大数据的用处。
2.苗木大数据仍然很初级
我们经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苗木大数据虽然诱人,但眼下还远未到收获的季节。苗联网总经理韩小冰告诉记者,苗木大数据仍然在打地基,虽然现在有一些能拿出来用的数据,但是这些数据严格地说还不能称为“大数据”。
目前比较常见的苗木数据是报价信息,这些信息多来自苗木门户网站的报价窗口。在中国园林网、全球花木网、齐鲁苗木网等门户网站上,用户可以找到绝大部分苗木品种的报价,当用户查找某一类苗木时,网站会按照时间、信用等级等排列方式展示报价。
齐鲁苗木网掌门人刘海彬告诉记者,报价人的信用情况一般由网站做背书,信用等级越高其信息的真实度也越高,这几乎是所有苗木门户网站的惯例。
还有一类数据是价格指数。这种数据是通过报价信息的二次加工得来的,从指数的涨跌可以反映出某个品种某个规格的价格波动,目前拥有价格指数发布的网站有苗联网、爱淘苗、夏溪花木网等。
在苗联网的首页有一个“行情分布”的二级页面链接,进入页面后可以看到苗木整体价格指数、个别品种价格指数和苗木供应分布图等相关信息。韩小冰告诉记者,苗木的成交价和报价一般都不一样,他们的原始数据是从网站内部的成交价中采集而来的,没有成交价的才会考虑使用报价做原始数据,因此基础数据相对“靠谱”。
前不久,爱淘苗通过微信服务号推送了两条苗木数据信息,上面用地图展示了不同地区的苗木平均价格,张卫华表示这些价格来自他们网站内部的成交价。在这两条推文的下方,记者看到了一些“吐槽”的内容,有人反映这个价格指数和实际情况不符。对此,爱淘苗的管理者给出了解释:价格信息会有一些滞后,今后他们会让这种滞后降到最低。
由此可见,由于数据量和反应速度等原因,目前的“苗木大数据”距离“可用”、“好用”还相距甚远。
“这个桃,真心不好摘!”这是多数先行者对苗木大数据的心声。
为何不好摘?苗易网CEO马超告诉记者:“数据采集非常难。”
大数据是多维度的,其他维度暂且不说,仅仅成交价格这项就很难采集。成交价的采集,要求买卖双方必须通过线上平台完成搜索、选货、下单、配送、评价的全部交易闭环,这样采集的数据才是真实的,规范的。
但是,广大苗木从业者凭什么要配合平台完成这个交易闭环呢?记者曾经和几位苗木圈的“老江湖”聊起这个话题。一位河北的苗圃老板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苗木交易主要靠交情和关系,让他放弃这些仅在网上动动鼠标买苗卖苗根本不现实。这位老板的态度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信用体系尚未构建完整的苗木市场,让人们放弃原有的交易习惯确实有些挑战性。
在某些B2B行业里,电商化已经被运用得非常成熟,他们给苗木电商树立了榜样,鼓励他们坚持在这条布满荆棘的道路上走下去。
从获取用户的方式来看,苗木电商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爱淘苗、苗联网这种靠订单吸引卖家在线上交易的网站。他们背后有实体园林工程公司的支撑,可以获得大量真实的苗木订单,这些订单足够吸引一部分卖家前来报价。在买家的要求下,卖家必须通过网络进行交易。
张卫华告诉记者,这是爱淘苗筛选和培养目标用户的一种方式,不会用、不想用这种方式交易的人也不会成为他的用户。通过大量有效订单的释放,爱淘苗在去年运营得有声有色,2015年10月份前后,他们每月可增加200多个供应商向订单报价。
另外,采用这种方式获取的报价,比门户网站的自由报价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明确的目的性会迫使用户必须按照真实的心理价位报价,如果报价虚高,则会被更真实的报价所淘汰。
如果说第一类电商是用采购方的订单吸引供应商,那第二类电商就是用优质供应商吸引采购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苗多多。
苗多多从生产方入手,收集大量优质供应商资源,以此吸引采购商。这种方式看似和传统苗木门户网站的做法差不多,但苗多多还是有自己的特色。该网站CEO旷庆丰告诉记者,首先他们通过单品来降低信息采集的难度,比如现在只做香樟信息,这就缩小了地推的范围。其次,他们免费向供应商赠送“通行证”,即苗木的二维码标示,这种产品以前就有,但是收费的,而苗多多完全免费发放。第三,他们愿意像O2O企业那样“烧钱”,旷庆丰表示,他们已经有6000万元资金到位,准备“烧”4000万。
苗多多最终的目的是让尽可能多的香樟苗圃在平台上报价,形成供应群,当报价数量多到一定程度时,供应商之间会产生竞争,这种竞争会增强报价的真实性,让报价接近成交价,再用这个数据吸引采购商。“如果香樟的试验成功了,我还会做其他品种。”旷庆丰说。
2014年3月,苗联网、苗易网上线。一年之后,爱淘苗上线。这期间还出现了多个苗木电商平台,记者几乎在任何一个苗木展上都能看到些新苗木电商。它们的创始人有的是苗木门户网站,有的来自苗圃或苗木经纪人,有的是从外行业杀进来的跨界者。每个创业者都知道做这件事情的难度,但都乐此不疲地去尝试。由于各自的资本实力、产业角色等个性化原因,他们的做法可能不尽相同,但是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哪种布局,苗木电商最终都是要吸引更多的用户在平台上产生数据,小到注册账号,大到完成交易闭环。
苗易网可算是苗木电商的先驱,马超告诉记者,采购商的喜好、供应商的信用这种看似无法量化但又十分重要的东西,都能通过大数据分析出来,未来建立在大数据上的苗木生意会更加简单直接,现在它也许丑陋、幼稚,但只要坚持下去,它一定能华丽绽放。正如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所说:“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尚未流行”。
来源:中国花卉报,如存在侵权,请告之,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关于天天苗木网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