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代表什么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何风险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代表什么人以及法定代表人有何风险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如今,“挂名”法定代表人的现象屡见不鲜,很多人出于交情不便拒绝或心动公司给予的挂名酬劳,“自愿”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当本人离职或辞职,不具备担任条件后,若公司股东不同意变更法定代表人,“挂名”法定代表人无法通过正常渠道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时,该如何维权呢?近日,西安市未央区法院就审理了一起请求变更公司登记纠纷案件。
大学刚毕业的小刘,带着满腔热忱来西安找工作,后经朋友介绍,顺利入职一家正处于初创期间的公司,并在公司成立前从事一些行政工作。2021年底,公司正式成立,小刘担任公司行政专员。公司运营一段时间后,股东王某、李某共同找到小刘,希望他能够担任公司“挂名”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并在工资之外给予一定酬劳。
年轻的小刘没有细想其中的法律风险,只觉得担任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不仅体面,还能有一份额外收入,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2022年5月,公司两股东与小刘签订协议书,约定小刘为公司执行董事,公司运营管理仍由股东负责,同年7月,又签订挂名法定代表人协议书,聘请小刘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然而,让小刘没想到的是,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登记事项变更没多久,公司经营就出现了状况,被多家供货商起诉。小刘提出离职并要求变更工商登记,但公司仅同意小刘离职,两名股东拒绝变更工商登记。随着公司停业,小刘也找到了新的工作,但仍因“挂名”法定代表人身份需多次出庭应诉、接受公安机关传唤等,工作和生活受到较大影响。无奈之下,小刘便将该公司及股东王某、李某起诉至法院,要求涤除其作为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的登记事项。
案件审理过程中,公司及控股股东王某经传唤未到庭,股东李某表示不同意变更登记事项。
西安市未央区法院经审理认为,小刘既非公司股东,亦非公司实际控制人,根据其与二股东签订的协议书及挂名法定代表人协议书,小刘仅系公司名义上的法定代表人,对公司经营管理并无决策权限,且现已离职,故小刘不具备对内管理公司、对外代表公司的基本能力和实质条件。同时,公司已停业,小刘与二股东协商法定代表人变更事项无果,股东王某拒不到庭、股东李某不同意变更登记事项,公司股东已无法就变更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事宜协商一致,小刘无法通过公司自治途径进行救济。因此,无论从公司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易安全需求,还是从保护公司本身及公司债权人利益考虑,小刘继续担任法定代表人均不适宜。王某、李某作为公司股东,应当及时另行改选合适人选接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最终,法院依法判决涤除小刘作为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的登记事项。王某、李某提起上诉,西安中院维持原判。
公司登记事关公司治理、交易安全、私权保护及社会信用体系大局。公司法定代表人的确定和变更本属于公司自治范畴,原则上应由公司通过内部管理程序自行确定。但若法定代表人已不具备对内管理公司、对外代表公司的基本能力和实质条件,其与所代表的公司便不存在实质性关联。如已无法通过公司自治途径进行救济,此时仍由“挂名者”继续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既会使其面临诸多潜在法律风险,也不利于公司正常开展经营管理,更不利于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对营商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该案判决涤除小刘作为法定代表人及执行董事的登记事项,不仅有效破解公司法定代表人辞职、离任后涤除登记难题,亦从公司治理层面对法院介入的界限和限度进行明晰,消除“挂名者”的法律风险,保障债权人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健康发展,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官在此提醒,“挂名”法定代表人需谨慎,应当对其中的法律风险和法律后果有所预判,切莫为了“面子”和眼前利益蒙蔽双眼。
责任编辑:安心审核:杨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报料关注西北信息报微信公众号(xbxxbwx)留言或加编辑微信号:y609235490投稿邮箱:xbxxbxmt@163.com]
关于代表什么人和法定代表人有何风险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