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新农资讯

于佑福 马派传奇之马四立于佑福夫妇

其实于佑福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马派传奇之马四立于佑福夫妇,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于佑福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相声考:马派传奇之马四立于佑福nineteen

马三立有个三叔叫马恩荣,马恩荣有个孩子叫马四立。马四立比马三立小一岁,是马三立的堂弟。

马四立也是说相声的,拜在郭瑞林门下。郭瑞林师父是范有缘,师爷是朱绍文。郭瑞林有个儿子郭荣起,拜在马德禄门下。也就是说,郭家和马家关系相当好,都有子女拜在对方门下。马四立有一个师兄叫侯一尘,和侯宝林住同一个胡同。

马四立比较牛叉的是,他还娶了一个说相声的妻子于佑福。于佑福是天津连兴社最早的女相声演员。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天津著名的东兴市场内,最兴旺的就是“连兴茶社”了。此茶社专演相声,每天座无虚席。演员中首屈一指的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张寿臣先生,还有太平歌词演员吉坪三和他的女儿荷花女均在该茶社演出。其他相声演员有常宝堃、赵佩茹、马三立、马四立、郭荣起、朱相臣、刘奎珍、史文汉、阎笑儒、尹寿山、于宝林、耿宝林,以及东兴市场内最早的相声女演员于佑福、回琬华等。

相比于相声,马四立更擅长评书;也可以说,马诚方的评书,儿子们没有继承,反倒是孙子马四立继承了。解放战争时期逝世。

马志明说:“马四立是我老三爷的儿子。我爷爷养三个儿子,我们家也怪,辈辈都三儿子。我爷爷是大爷,他生三个儿子,老大叫马桂元,老二叫马桂什么就不知道了,因为他没干这行,当中医大夫,后来发大水是什么时候就死了。老三就是我爸爸。我二爷爷没孩子,三爷爷生了一个闺女,两儿子,其中马四立是大排行排下来的,我父亲三立,再下边就是四立。他跟我爸爸是叔伯哥们儿。他过去也说相声,他的媳妇是于佑福。他是解放那年去世的,据说是那时挺乱,出去被飞子儿打死了。”

马四立相声水平如何,没有确切资料说明,但有一些资料可以佐证马四立的水平:

1.马家四兄弟,依次为马桂元、马桂林、马三立、马四立,其中马桂林没有从事相声行当;从事相声的三兄弟中,马桂元水平公认在马三立之上,马三立的水平又得到大家认可,所以,马四立一直跟着两个高水平的堂兄,还有一个水平也很高的大爷马德禄,其相声水平自然不低。

2.马四立拜师郭瑞林,郭瑞林虽然长期扎根东北,远离京津相声核心圈,但水平也相当高;郭瑞林徒弟侯一尘水平很高,郭瑞林儿子郭荣起水平也不低,那么郭瑞林水平自然不低。有这么牛叉的师父,徒弟水平也不会差。

3.马四立娶妻于佑福,于佑福水平也相当高。

4.马四立长期在连兴社说相声,也说评书,而连兴社一直是张寿臣这些大咖说相声的地方,那么,马四立能在这里登台,水平自然不低。

以上四点,可以佐证马四立相声水平不低。

对于马四立的死亡,比较权威的说法是:马四立在天津清和街德源旅馆门口,被流弹击中不幸去世。马志明和一些天津老艺人都持这种观点,相对靠谱。

马四立去世时,他的妻子于佑福才22岁。后来改嫁来小如的弟弟来少如。来小如的父亲来德如、弟弟来平如以及丈夫金钰堂都是相声艺人。来小如和于小福齐名,说相声时喜欢扮男装。

于佑福,生于1927年,“寿降宝”字辈女相声大师,4岁登台。她们家也是曲艺世家。父亲于福寿是竹板书的老艺人,也表演相声,以说《满汉斗》最为拿手。哥哥于堃江和张寿臣、常连安、李寿增、于俊波、朱阔泉同为焦德海之徒。于堃江31岁就因肺病去世了,其妻子改嫁马三立大弟子阎笑儒。姐姐于小福生于1909年,自幼学唱西河大鼓,后跟随哥哥学相声。于小福的女儿方伯华也是相声演员,而且有师承。方伯华的师父是耿宝林。耿宝林是焦少海的徒弟,曾跟马三立搭档。

用于佑福的话就是:“我们家都是艺人,我的父亲、哥哥、姐姐都是说相声的。小时候睡觉前,我都会看他们练活儿。听来听去,就跟着父亲学。到4岁时,我就会了那么两段,跟着他们一块儿演出。”

“那时候去鸟市演出,一般的演出是我姐姐,或者哥哥帮我捧哏。因为才4岁,他们就把我抱到凳子上。一来二去,我就爱上了这行。我12岁那年,父亲和哥哥都因病过世了,我大姐也结婚了,家里几口人没有饭吃,指着我挣钱养家。我就开始说相声养家。过去演出,演员拿钱论‘份儿’。比如说一块钱,咱十个人一人一毛,可我是小孩儿,分不了整份,只能是零钱,就拿着这零钱回家,靠这零钱养家过日子。”

“那时候‘鸟市’的园子很多,除了说相声,还有玩杂耍、拉洋片的。我渐渐长大了,也是在鸟市演出。园子多,演员也不少。”

“当时有声远茶社、三友茶社、连兴茶社、金华茶社等。我跟别人搭伴演出,这些园子都去过。连兴茶社是马三立的师弟、师哥们在演,这些都是‘桂’字辈的,包括高桂清、马桂元、刘桂田、赵桂武等人。在声远茶社,有杨少奎、刘奎珍等。那时,我还跟马三立演过一段儿《报菜名》。”

1931年起,于佑福同马家人合作,曾与马三立等诸多名家合作;

1937年起,在天津河西谦德庄元合茶社同刘宝瑞、刘连升、刘玉凤、杨文华、马桂元合作;

1939年起,同郭瑞林先生(郭荣起先生的父亲)合作演出;这时候的于佑福已经能够挣钱养家了。

1944年起,在天津南市东兴市场连兴茶社和阎笑儒、回婉华等同台,亦捧亦逗;

1949年,于佑福与闫笑儒、回婉华、王家琪、班德贵等一起在天津东兴市场连记茶社演出,既捧也逗;

1952年,进入天津新成立的“相声改进小组”;

1953年在天津和平曲艺杂技团任队长兼演员,为王家琪老师捧哏,在劝业场、天外天、燕乐等戏院演出;

于佑福尤擅捧哏,代表作:《警民一家》《打灯谜》《什么都要》等;

1953年,于佑福拜高德明为师,同年,进入天津市新成立的和平区曲艺杂技团;于佑福有一个师兄叫高凤山,高凤山有一个徒弟叫石富宽,石富宽有个徒弟叫于谦。高德明降辈了,所以高凤山也跟着降辈。

1977年,于佑福在天津市实验曲艺团工作,直至1982年退休。

2009年,她在大金台相声茶馆参加陈鸣志相声专场,表演了竹板书小段《十不足》和数来宝《长征》的片段;

2011年,她以85岁高龄参加在谦祥益文苑举办的“原生态相声专场”,与90岁的南京相声名家张永熙合作,表演了《上海话》;

2013年,1月16日,于佑福因病在津逝世,享年86岁。

2013年,1月18日,于佑福安葬在天津市永安公墓。

于佑福是当时连兴社最早的女相声演员。当时和她齐名的是回婉华,两人也被世人成为相声双殊。

于佑福的师父是高德明,本来她是寿字辈演员,因为高德明降辈,她只能是宝字辈了。天津人称她于老姑。

回婉华有个女徒弟叫马贵荣,马贵荣曾和丈夫赵小林一起在北京成立胖哈哈少儿幽默艺术团,早期学员有王玥波、应宁、王磊、徐德亮、孙越、张伯鑫、李然、阎翀、王惟、连旭、赵臣、李林、刘喆、高晓攀等。当时马贵荣没有师承,所以这些孩子都拜在赵小林门下。后来马贵荣才拜在回婉华门下。2006年赵小林马贵荣离婚后,这些徒弟又改拜马贵荣门下。孙越是个例外,他改拜在石富宽门下,和于谦作了师兄弟。

也就在演出过程中,因为和马家人接触多了,慢慢就水到渠成和马四立走到一起了。

她是最后一位“寿”降“宝”字辈的相声老艺人。随着她的辞世,中国相声界再无“寿”字辈的老前辈了。

于佑福的台风飒爽干练,大方得体。在表演中没有刻意表现出女性相声演员的特点,总给观众以钦佩敬重而不可亵玩的感觉。

擅长捧哏,代表作有《警民一家》《打灯谜》《什么都要》等。

评书名家刘立福对于佑福评价很高:我们这一代演员中,女演员说相声的,称得上是大将的,只有三位,于佑福、回婉华和刘玉凤。其中于佑福的活最多、最全、最宽、最瓷实。”要说,这应该是对于佑福的最高评价了。天津人管于佑福叫“于老姑”,这样的称谓充满着敬意之情。

好了,关于于佑福和马派传奇之马四立于佑福夫妇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