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67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说说什么是知青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1、人所共知,“老三届”,是对当时的“知识青年”赋予的一个,带有褒意的称谓。
2、老三届,就是当年66,67,68届的高中毕业生,一起下乡的故事。其实,同时下乡的,还有66,67,68届初中毕业生。年级跨度长达六届,应该统称谓“老六届”,才恰如其分。如果为了方便,都称谓老三届,也未尝不可。
3、哪里还有“老七届”的事呢?听我慢慢道来。六个年级都一起走了以后,时间已经是1968年末。68届初中生毕业以后,上面就没有高中生了,剩下的,就是69届初中毕业生了,这当然是中学里面的最高的年级了。
4、到1969年末,当然69届也要毕业了!方向是“外甥打灯笼,照旧”,还是100%上山下乡!所以,到此为止,就已经是“老七届”了。
5、那为什么没有“老八届”呢?这里,可不是说的“猪八戒”啊。
6、道理安在?1970年末,70届初中毕业生也要毕业了!但70届毕业生的方向是“四个面向”。
7、四个面向,就不是“一个面向”了。这四个面向是,“面向农村,面向边疆,面向工矿,面向基层”去安排工作。虽然说,70届,也有下乡的,但只占到25%。70届,当时,被称谓“最幸运的一届”毕业生,他们没有和以上各届毕业生一样全部下乡。他们当中,最幸运的是,在四个面向以外,还有极少数人,被推荐去读了中专,等于是“升学了”!当然了,70届,就不能享受入届的“殊荣”了,就不能称之谓上山下乡中的“一届”了。
8、1971年到1977年的初高中毕业生,也有陆陆续续的下乡情况。但政策的态度已经不那么坚决,实际上,已经“可下可不下”了,留在城市里,出路也很多,也可以找到工作。到1978年,那就是“知青大返城”了,一个时代的青年的特殊的经历,就此打住。
9、所以,对上山下乡,最正确的总结和称谓应该是“老七届”,是吧!大家同意吗?
10、说得这么热闹,因为,我就是“老七届”中的一届,一员,一兵,一人!我是哪一届,我先不说。我今年70岁,根据年龄,大家可以猜一猜
OK,关于67是什么意思?和说说什么是知青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