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农资讯

世界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堪称“鸟中大熊猫”

10月13日,两名观鸟爱好者在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观察一雌一雄两只世界极度濒危珍稀鸟类的活动。 蓝头潜鸭被誉为“鸟中大熊猫”,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这是近两年来第四次在滇池湿地观测到蓝头潜鸭。

两性都参与抚养雏鸟

沿海岸或较大的湖泊越冬

13日6时许,昆明市鸟类协会常务理事王英与观鸟爱好者蒋雷在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五号站附近水域附近寻找鸟类时,发现有“两只”在用专业观鸟工具观察黑色水禽的活动时,发现这两只水禽的外貌与鸟类中的“大熊猫”蓝头潜鸭非常相似。随后,昆明市晋宁区湿地的工作保护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证实,这两只水鸟为蓝头潜鸭,一雌一雄。

据了解,雄性潜鸭头部和颈部呈黑色,有绿色光泽,眼睛呈白色。 上体深褐色,下背及肩部有褐色虫状斑点。 腹部白色,栗色分明,向上延伸至两肋骨前方。 下腹部杂有褐色斑点; 两肋呈浅栗棕色,端部有白色斑点。 雌鸟全身羽毛纯褐色。 繁殖季节,公鸭协助母鸭选择筑巢地点,在地上挖一个浅坑或采集一堆芦苇筑巢。 雌雄都参与抚养雏鸟,并在海岸或较大的湖泊中越冬。

世界上极度濒危的鸟类

全世界大约只有1000只

蓝头潜鸭是世界上极度濒危的鸟类,全球仅存约1000只。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栖息地丧失、过度捕猎、人为干扰等一系列原因,种群数量急剧下降。 已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堪称“鸟类之中”。 大熊猫”。

此前,云南大理洱海等地也偶有记录到蓝头潜鸭。 随着滇池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滇池湿地多次观测到蓝头潜鸭。

2021年3月31日,观鸟爱好者在昆明市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观察到一只雄性蓝头潜鸭。 这是在滇池湿地首次发现。

2021年12月28日,昆明市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再次记录到一公一母两只蓝头潜鸭。

2022年1月5日,摄影爱好者在昆明晋宁南滇池国家湿地公园再次记录到一公一母两只蓝头潜鸭。

※相关新闻

目前,滇池湖滨湿地的鸟类包括夏候鸟、冬候鸟、旅鸟、留鸟等。其中,夏候鸟是指春季或夏季在某一地区繁殖,迁徙至较温暖地区的鸟类。秋季越冬,次年春季飞回原地。 滇池流域常见的夏季候鸟有大杜鹃、大芦莺等。 等待。

旅鸟是指迁徙时经过某一地区,但不在该地区繁殖或越冬的鸟类。 它们也被称为过境鸟。 滇池流域常见的旅鸟有杓鹬、灰斑鸻、朱鹮等。

留鸟是指常年生活在固定地理区域、不进行长距离迁徙的鸟类。 滇池流域常见留鸟有中白鹭、苍鹭、牛背鹭、牛背鹭、池鹭等。

冬候鸟是指在南方较温暖的地区越冬,次年春季迁徙到北方繁殖,秋季带着成年雏鸟飞回原地越冬的鸟类。 滇池流域常见的冬季候鸟有红嘴鸥、紫雉、绿头鸭等。

滇池流域常见冬季候鸟

■褐头鸥属于鸥形目鸥科。

都市时报 王志斌 摄

形态特征:中等大小(约42cm)。 头部棕色,背部浅灰色; 虹膜淡黄色,嘴、足深红色,腹部及各级飞羽纯白色。 脚趾有蹼。 翼尖黑色,有白色斑点。 冬天,眼睛后面有黑褐色的斑点。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紫水鸡属于鹤形目、秧鸡科。

形态特征:体形较大(42cm)。 虹膜棕红色,额部红色; 它的嘴非常大,呈红色; 除尾羽下羽白色外,全身羽毛呈蓝黑色,并带有紫色和绿色的闪光。 爪呈黄棕色。

保护级别: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绿头鸭属于雁形目鸭科。

形态特征:体型中等(约58cm)。 虹膜为棕色; 喙是黄色的; 雄鸟头颈深绿色有光泽,有白色颈环,胸部栗色。 雌鸟呈棕色斑驳,眼部有深色条纹。 腿是橙色的。

世界极度濒危鸟类青头潜鸭堪称“鸟中大熊猫”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绿翅鸭属于雁形目、鸭科。

形态特征:体小(约37cm)。 虹膜为棕色; 喙是灰色的; 头部呈栗色,皮肤黄色,眼睛上有条纹。 雄鸟有明显的金属亮绿色翼镜,体羽多灰色,肩羽有白色条纹。 雌鸟呈斑驳棕色,腹部浅色,前翅深色,头部浅色。 腿是灰色的。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红肩鸭属于雁形目鸭科。

形态特征:中等大小(约50cm)。 虹膜为棕色; 雄性有黑色的喙、棕色的头和黑色的尾巴。 次生飞羽有白色斑点,足为橙色。 雌鸟与雌绿头鸭相似,但头部较平,喙两侧呈橙色,腹部和次要飞羽为白色。 脚橙色。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红麻鸭属于雁形目鸭科。

形态特征:体长约63cm。 头皮黄色,身体橙色、栗色,夏季雄鸟有黑色项圈。 飞行时白色的翼罩和铜绿色的翼镜清晰可见。 雌鸟与雄鸟相似,体色稍浅,头部和体侧有少数白色,颈基部无黑色项圈。 虹膜为棕色; 嘴巴几乎是黑色的; 脚是黑色的。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红颈鸭属于雁形目鸭科。

形态特征:中等大小(约47cm)。 雄鸟有栗色的头和黄皮的羽冠。 身体其余羽毛呈灰色,两侧有白色斑点,腹部白色,尾羽下覆羽黑色。 雌鸟全身灰褐色,腹部白色,翅下灰色。 虹膜棕色; 嘴蓝绿色; 脚灰色。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红头潜鸭属于雁形目鸭科。

形态特征:中等大小(约46cm)。 雄性的头部是栗色的,喙是亮灰色的,胸部和上背部是黑色的。 腰部是黑色的,但背部和侧面是灰色的。 雌鸟的背部呈灰色,头部、胸部和尾巴几乎呈棕色。 雄鸟的虹膜为红色,雌鸟的虹膜为棕色; 喙是灰色的,末端是黑色的; 脚是灰色的。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凤头鸊鷉属于鸊鷉目、鸊鷉科。

形态特征:体较大(约50cm)。 容貌优雅,颈项修长,虹膜近红色; 喙黄色,下颌基部淡红色,喙峰近黑色; 显着的深色羽冠,近白色的下体,纯灰棕色的上体。 脚几乎是黑色的。 在繁殖季节,成年鸟的颈背呈栗色,颈部有鬃毛状的羽毛。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骨鸡属于鹤形目、秧鸡科。

形态特征:体较大(约40cm)。 虹膜是红色的; 嘴是白色的; 它有一张显眼的白色嘴巴和额头。 全身羽毛呈深黑灰色,飞行时仅可见狭长、近乎白色的翅膀后缘。 脚灰绿色。

保护级别:三级重点保护鸟类。

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张晓燕实习生:沉林

图片:昆明滇池管理局供图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