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新农资讯

泥鳅养殖技术论文篇--泥鳅养殖论文篇

泥鳅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水产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些泥鳅养殖的技术论文。 快来和我一起享受它们吧。

泥鳅养殖技术论文(一)

泥鳅养殖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泥鳅的养殖技术,简述其相关生物学特性,并对其养殖条件、苗种来源、泥鳅苗的放养、日常管理以及相关病害及预防进行探讨,以期为广大群众提供裨益。民众。 为泥鳅养殖户和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泥鳅; 养殖技术; 日常管理; 疾病与预防

CLC 分类号:S966.4 文档识别码:A

前言

泥鳅是一种低脂肪、高蛋白的水产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 它属于鲤科,是一种底栖温水鱼。 最佳生活水温为25-28℃。 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5℃时,就会进入泥中避暑或冬眠。 泥鳅的抗压能力很强,有三种呼吸方式:可以通过鳃、皮肤和肠道呼吸。 它们白天活动,晚上出现。 如果水中氧气不足,它们就会浮到水面吞咽空气进行肠道呼吸。 泥鳅食性广泛,可捕食小型甲壳类动物、昆虫幼虫、硅藻等小型藻类、腐殖质和植物残体。 泥鳅苗期(

1 养殖条件

家庭养殖以池塘为主,要求池塘在保持适量淤泥的基础上,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池塘优选为东西方向的矩形。 优点是:日照时间长,有利于水中藻类和其他植物的生长,提供天然食物; 在东南风的作用下,加速水面溶氧; 池塘建设效率高,养殖操作方便快捷。 其宽度应为其长度的3/5,池底应有一定的坡度,以利清洗。 商品泥鳅池面积以1000~4000平方米为宜,育苗池面积以500~2000平方米为宜。 池塘深度为1~1.2m,水深应保持在0.3~0.5m。 如果使用颗粒浮性饵料,应使用浅池。 如果使用硬颗粒商品饲料,可以增加水深。 一般来说,水深过大不利于泥鳅生长,因为底层容易缺氧,浮游生物数量减少。 为防止泥鳅逃逸,应在池塘周围设置密目网等防逃设施。 网下端应埋入池底硬土以下约30厘米,高出水面40厘米左右。

2 泥鳅苗苗来源及放养

2.1 种子来源

泥鳅养殖技术论文篇--泥鳅养殖论文篇

想要实现规模化养殖,必须考虑苗种的稳定供应,这就需要有配套的泥鳅鱼苗养殖基地或泥鳅鱼种养殖基地。 养殖场可以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自建良种繁育设施,或者从专业人工繁育机构获取种子,保持泥鳅苗种的稳定供应。 目前,许多农场依赖购买自然收获的种子。 种子来源复杂,质量无法保证,成本居高不下。

2.2放养泥鳅苗

运输泥鳅苗宜使用装有氧气的塑料袋。 到达目的地后,将装有泥鳅苗的塑料袋放入养殖缸中,使两者的水温慢慢接近,避免因温差而导致泥鳅苗死亡。 最后打开袋子进行灌溉。 让泥鳅苗从塑料袋中游出,进入池塘水中。 泥鳅苗应暂时在网箱中饲养一段时间。 每个鸭蛋黄喂泥鳅苗10万尾为宜。 清理泥鳅苗池后,加适当深度的水并施肥。 当水中轮虫密度达到5~10头/mL时,添加泥鳅苗。 为避免泥鳅苗生长不均匀,泥鳅苗的批次、规格应相同。 一般饲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60万至80万只。 避免中午插秧,宜在上午8:00~9:00或下午16:00~17:00逆风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泥鳅苗进入养殖池时需要进行消毒。 消毒剂为盐水(浓度:2×10-6~3×10-6)或漂白粉溶液(浓度:8×10-6~10×10-6),在水温下浸泡20~30分钟10 至 15°C。

3 泥鳅养殖日常管理

泥鳅对肥料和水的需求量很大。 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根据水中藻类的数量及时施入有机肥。 每100平方米可施鸡、鸭粪50公斤。 池塘水保持黄绿色,透明度约15-25厘米。 可适量投放鲢、鳙等中上层鱼类,避免引进底栖鱼类。饲料量应根据泥鳅的体重和水温进行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当水温>30℃或

4 泥鳅相关病害及防治

在防治泥鳅病害过程中,切记以下三点:用药剂量一定要准确; 使用药物后密切观察,发现异常立即采取换水等紧急措施; 坚决取缔非法毒品。 苗期易发生气泡病。 病苗腹部鼓起,浮于水面。 除彻底清理池塘、加强日常管理外,当其发生时,用盐溶液泼洒,提高水体的pH值。 发生白尾病时,可用漂白粉溶液使浓度达到3×10-6,并用五倍子浸泡液促进病斑愈合。 其他常见的泥鳅病害还有红皮病、水霉病、烂鳍病、印纹病、毛虫病和三代虫病等。

参考

[1] 李荣春,侯玉兰,王松刚。 泥鳅养殖现状问题及对策[J]. 科学养鱼,2013(4):89-89。

[2] 赵全东,刘铁刚,郭军.北方泥鳅健康养殖技术[J]. 黑龙江水产,2012(6):17-20。

[3] 王亚军. 泥鳅池塘养殖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7(18):134。

作者简介:冯爱明(1968-),男,汉族,淮安市青浦区人,在淮安市青浦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 研究方向:水产养殖技术。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通知我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我们将及时予以删除!谢谢大家的理解与支持!

Copyright ©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