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冬至大如年
“冬至”是24节气之一,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重要节日。
把节气作为节日的只有清明节和冬至节。
在历史上,冬至和年节菜几乎相同,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对于“为什么冬至像年一样大”的问题,从三个方面来详细回答。
一、从历史上的发展变化看其重要地位从资料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节日“冬至节”的历史盛况。
“冬至节”的出现很早,周代就把“冬至”作为“小年”。
在周朝,阴历的十一月是正月,所以这个月的“冬至”就是“小年”。
以“年”来表示,可以看出那是节日的最高潮。
到了汉代,冬至被称为“冬节”,在官场上举行庆祝仪式。
这相当于现代的“团拜会”,当时被称为“冬贺”。
魏晋南北朝时代,冬至被称为“亚岁”,意思是“小年”。
人们在这一天给父母拜年。
把“冬至”当作“年”来过。
唐代仍沿袭旧俗。
到了宋代,冬至进一步发展成为祭祀祖先的节日。
《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
当时的京师(开封)称为“冬至节”。冬至这一天,人们换上新衣服,买齐食物,祭祀祖先,互相来往,那情景简直就像过年一样。因此,古人称之为“一如年节”。
后来到了元、明、清时代也继续使用。
现在还有“小年”的说法,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自古以来,冬至都会持续两天,前一天称为“冬夜”,冬至之前称为“冬至日”,有的地方还会称为“正冬”。
为什么冬至的祭典会持续两天呢?这个时期是“农闲期”,一年的农活基本结束,谷物的收获被搁置,来年的耕作还没有开始,因此相当于一年的“农事空白期”。
这在时间上为“大家的休闲”提供了基础。
有两个重要的推动力:一是收获结束后庆祝丰收;二是累了一年,需要放松。
就这样几件事结合在一起,“意气相投”,就有了为期两天的冬至祭。
在全年的活动中,只有“年”一词符合,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三、从民俗盛大上看其重要地位冬至是“小年”,那么在习俗上也与“过年”同样讲究。
在古代,每逢冬至节,中国北方地区要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地区在这一天要吃冬至美团、冬至长线面。
民间还在这一天要祭拜祖先。
这种情形,从古人的记录中就能清楚地看到。
清代苏州人顾禄所著的《清嘉录》中记载了“冬至如年”的盛况。
为了确保原型,让大家理解整体情况,我将主要内容摘录如下。
郡里的人冬至最重。
前些日子,从亲朋好友那里得到食物,挑着篮子和担子,满大街都是,俗称“冬至盘”。
春分的前一天晚上俗称“冬至夜”。
晚上,人更快地喝燕子饮,谓之“节酒”。
女嫁归宁在室者,至必归婿家。
家无大小,必市食享先,间有挂先祖遗像者。
诸凡仪文,加上常节,故有“冬至如大年”之谚。
其含义如下。
本县的人们最重视冬至。节日之前,亲戚朋友会互相赠送食物。送礼物的人提着篮子,挑着箱子,挤满了大街。
这种风俗叫作“冬至盘”。
冬至前夜俗称“冬至夜”。
冬至之夜,家家户户轮流请人吃饭喝酒,这被称为节酒。
出嫁的女性如果还在娘家的话,当天就必须去夫家。
无论是大家族还是小家庭,一定会买食物来祭祀祖先,其中也有悬挂遗像的。
在各种活动的规定中,这个节日比一般的节日盛大,所以有“冬至大如年”的谚语。
从这些记载中,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冬至祭的重视。这正是冬至祭像正月一样盛大热闹的表现。
冬至是冬天的开始吗?还是结束?
冬至既不是冬天的开始,也不是冬天的结束。
立冬是冬天的开始,\\\"冬至\\\"又称为\\\"至节\\\",因为它是\\\"阴极之至\\\",\\\"阳气之始至\\\",是\\\"日行南至\\\"的节日。
另外,冬至一过,新年就近在眼前,所以也有“冬节大如年”的说法,这是指冬至的风俗和年节没有太大区别。
“中古以来,冬至(至日)虽然不是年节,但人们习惯把冬至视为‘节气年’的分歧点。冬至日白天最短,夜晚最长,之后夜晚逐渐变短,白昼逐渐变长,阴消阳长,新的节气年又开始了。
请求采纳。
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 冬至大如年是什么意思?
1、“冬至大如年”的意思是冬至仅次于正月。
2、冬至是中国农历中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冬至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流传至今。
《清嘉录》中有“冬至如年”的记载。